景点TOP5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现存城垣高出地面约法1--10米。 统万城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它那屹立沙滩上的皇城雄姿,坚如磐石的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林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厦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统万城独特的建筑形式及各类珍贵文物,使其成为研究五世纪草原民族建筑艺术、探讨从大夏至西夏延续5个世纪之间地区文化和历史的一处考古旅游胜地。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景 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属高原性内陆湖,足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许多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海鸥、鱼鹰、野鸭、鸳鸯等。每逢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鸟类聚集于此,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和乐齐鸣,场面非常壮观。红碱淖周围错落起伏的沙丘与大小不等的片状草场相间,雪白的羊群似朵朵白云点缀其间,簇簇沙柳在金黄色的沙丘中格外翠绿,激越的信天游在天空中久久回荡。辽阔的湖面、绵软的沙滩、静谧的原野、翠绿的草原、充满生机的植物、翩翩起舞的飞禽、奔腾汹涌的巨浪、随波逐流的小舟、喷薄欲出的朝阳、夕阳西下的霞光、典型的塞外风光与蒙汉两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域风情,构成红碱淖风景名胜区完美独特的自然景观。
米脂万佛洞亦称万福洞,位于米脂县城北8公里的无定河右岸崖上。此洞窟呈四方形,直进式,高约5米,进深和宽各约10米。窟为平顶,中间有两个上下和洞窟相连的...
韩(世忠)蕲王庙,位于绥德城南5公里之一步岩。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十一年(1872)先后重修。正殿对面为乐楼,乐楼西侧有石牌坊1座,牌坊横额上下两块,上刻“韩蕲王故里”,下镌“中兴佐命”。蕲王庙位于榆林绥德县城5公里的一步岩。蕲王,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封号.蕲王庙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正面是一孔高大、宽敞的石拱窑洞,正中是韩世忠的坐像,正殿的对面是乐楼。其横额分上下两段,上段写着“宋韩蕲王故里”,下段写着“中兴佑命”。蕲王庙正面的石柱子上刻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恢复中原,志同诸葛”,下联是“再扶宋室,功迈汾阳”。石柱背面也刻有对联一幅,上联是“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下联是“西北一天祟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这座牌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联语为绥德知州凌树祟所书。庙前立石碑4通,记载着韩世忠抗金卫国的英雄事迹。
杨家沟革命旧址1978年辟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米脂县城东二十公里的杨家沟扶风寨。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革命家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机关医院和新华社旧址等。毛泽东、周恩来旧居(新院),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建筑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既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之典雅,又反映出陕北窑洞建筑的雄浑,堪称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窑洞建筑之瑰宝。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领导和指挥了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从事了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杨家沟是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杨家沟革命旧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米脂县东南30公里处,是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的最后一站,也是他转战陕北时,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并在此写下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11篇光辉著和。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这里。1948年3月21日经吴堡川口东渡黄河,走向解放全国的战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