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
景点TOP5
方饭亭座落于海丰县城北郊的五坡岭上,五坡岭现属彭湃中学校址。方饭亭是一座煞有气派的八角双层重檐攒尖顶的古亭,坐西北面向东南。方饭亭台阶下几米处有一块宽1.5米、长0.5米的大石碑,碑上镌刻了“一饭千秋”4个金色大字,踏着分5层34级的台阶而上,就可到达月台。月台长20米,宽13米,通高9米,上有8根大柱子支撑亭顶。基座四周为红色围墙,高米许。月台后侧还置有一座庑殿顶的小石亭,在大亭庇盖之下。小石亭建于先,大亭为后所建。 小石亭内竖一块高2.7米、宽0.9米的石碑,上刻文天祥石像。此画像系明代惠州知府甘公亮从文天祥的家乡江西庐陵取来而勒于碑上的。碑像上面题刻文天祥的《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衣带铭》是1283年文天祥就义后,从他的衣带取得的,故名。小亭两旁的石柱刻有一副对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此联为明代潮州籍状元林大钦所书写的,笔力苍劲遒俊。 《海丰文物志·亭台》上载有:“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为赞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由邑庠生吴子昌提请广东提学章朴庵恩准,令海丰知县杜表、县丞陈义、教谕林右、训导万秉和等协力同心,于五坡岭上建立表忠祠。不久,惠州守备陈祥又建忠义牌坊于表忠祠之前(祠的南面),又建方饭亭于祠之后。”后表忠祠与忠义牌坊为侵华日机炸毁,原址为彭湃中学建了大楼。相传表忠祠内有联曰:“一饭千秋人不死;五坡万古宋长存。”
红二师、红四师纪念亭位于海丰县,是为纪念一九二七年南昌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通称红二师)和广州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师(通称红四师)胜利会师,与海陆丰工农革命武装并肩战斗,参与创建、发展和保卫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为缅怀其丰功伟绩,海丰县人民政府特建此二亭,以之纪念。
华山寺 华山寺位于广东省陆丰市南塘镇,东连甲子待渡山,西接五峰山,南眺碣石玄武山、北览九九连峰笔架同朝拱。古寺居中,两峰环抱,俨若蝴蝶展翅,古称双华山,主体建筑10余亩,寺属范围30U多亩,寺前有戏台广场。左展碑林景点,亭阁相映,右现千年古榕,同气连根,仙人足迹,怡心凉亭,松篁骈翠,鸟语花香,正是“三伙期间无暑气,百千年后有经声”之游览胜地。
海丰苏维埃旧址位于海城人民南路西段的海丰苏维埃政府旧址,原是明、清两代县衙。1927年11月球1日,海丰苏维埃政论在红宫宣告成立,会后在此办公,领导海丰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创建以朝面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清云山位于陆丰市河西镇西北,它包括两边的狮山和象山,形成半环抱山麓,东南面有一开阔平地,面积千顷。处于平地仰观,狮山和象山犹如雄狮、巨象把住清云山口,气势威严。这里层峦叠蟑、高山流水;狮山和象山上有紫金莲池、火山岩群、鲶公洞、石龟、天蛙等景点。 定光寺原称清云寺,位于清云山半山腰,初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距今360多年。有石碑记述当年“檀越积千秋之香火,僧侣阐万法之禅机”。可见当年香火之旺盛和僧众之多。该寺是东江地区闻名的佛教古刹。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修,1988年后进行大规模扩建,目前占地面积10公顷。全部工程建筑面积2.5万m’。整个建筑群从下到上包括山门石、牌坊、云亭、石拱桥、前殿、大雄殿、禅院、观音阁、讲经堂、藏经楼、祖师厅和福德厅等。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气势宏伟、占地700m2,殿高14m、内宽237m;仿明清格式,石木结构。殿中3尊菩萨像和18罗汉像都采用本山优质花岗岩石雕成。每尊菩萨像高6,7m重15t,表情端庄、仪威慈祥。金匾“大雄宝殿”4字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现寺内保存有明清两代的碑记、石刻木雕、石雕等历史宗教文物。 定光寺既是佛教徒众的活动场所,又是国内外游客的旅游、观光圣地。同时又是培养佛教人才的地方。1996年,广东省宗教局批准定光寺设立佛学院,赵朴初特为佛学院讲堂书匾“定慧讲堂”。现定光寺住持释宏慧法师任方丈、佛学院院长,有130多位僧伽学生。 定光寺已被称为“岭南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