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景点 >浙江 >宁波

宁波

景点TOP5

  • 1 含珠林
    含珠林

    含珠林雪窦寺前阡陌间,有圆阜如珠,苍松参天,人称含珠林。四周群峰环抱,鸟瞰恰似九龙抢珠。宋梅尧臣诗云"山为骊龙珠,谷作骊龙蟠;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quot;林中原有茅亭一座,名含珠亭,1941年被日军烧毁。相传含珠林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墓地,新、旧《唐书》则记884年(唐中和四年)黄巢兵败,退至山东泰山狼虎谷自刎。陶谷《五代乱离记》称其兵败遁入空门。黄宗羲《四明山志》称:含珠林,在寺塔之前,当两涧合流处,圆阜若珠,松杉蓊郁,或以为即黄巢之墓也。   

  • 2 四明湖
    四明湖

    位于四明山北部余姚市梁弄镇,距市区10余公里,景色秀丽,碧波荡漾,湖水湖山交相辉映,湖面面积近20平方公里。  四明湖汇集溪流,泉水,瀑布,容积约1.2亿立方米,灌溉着余姚西北30万亩良田,湖中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了大批飞禽。湖中有八字桥、野猫湾、丁山等,形成5个湖心岛,好似镶嵌在明镜中的翡翠,更增添了四明湖的魅力。  湖心的玉兔岛是四明湖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70亩。其形状酷似玉兔,特别是月亮之夜,从湖边远眺,犹玉兔拜月。岛上苍松翠竹,果园茶园漫山遍野,蜿蜒曲折的山径,徘徊徜徉,古朴清幽,令人心旷神怡。玉兔岛现已建成四明湖度假村,并已成为浙东休闲度假热地。环湖还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五桂楼、白水冲等风景名胜。  如今,四明湖正在加快开发成旅游、渡假、疗养胜地。

  • 3 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
    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

    虞氏旧宅位于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山下村,是近代中国民营资本家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营造的私宅。 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五进建筑组成,通面阔59米,通进深94米。前三进于1916~1919年建成,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由大门三间、厅堂九间二弄、后楼九间二弄、左右厢房各两间等构成。后二进于1926~1929年建成,为西洋式建筑,每进九间二弄,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同时又博采众长,形式不拘一格,明显地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是整个虞氏旧宅的主体建筑和精华所在。前后两部分之间以一条宽3.5米的长弄相隔,前窄后宽,形似“吕”字。 虞氏旧宅建筑群在布局上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次分明,过渡自然,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其建筑施工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房屋装饰也独具特色,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4 余姚杨梅农家乐
    余姚杨梅农家乐

    余姚杨梅农家乐 欢迎各位朋友前来余姚三七市镇观光采摘、团购,体验农家乐生活。 余姚杨梅冠天下,浙江余姚三七市是中华杨梅之乡,人工栽培历史已有 2000余年。 杨梅,因其形如水杨子味似梅而得名,乃江南特产。文学大家苏东坡曾作:“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足见杨梅这“吴越佳果”的魅力所在。三七市、丈亭、河姆渡三个镇是余姚杨梅的主产区。 三七市镇杨梅重点分布在姚江流域北边低山缓坡地带,是荸荠种主产区,它的果品质量好,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克,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类矿质和维生素。杨梅酒制作工艺简单,用酒浸泡鲜梅半个月左右就可以食用了,其味醇厚,夏季喝点可以清热避暑,杨梅干味道鲜美,与超市里大家吃到的盐津杨梅相比之下无论味道,还是品质都更上层。 我们镇的张湖溪、唐李张一带的百年古杨梅林当是不容错过,几千年的杨梅文化从中可窥一斑,当然周边还有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陈布雷故居、五磊寺、天下玉苑、千年古镇慈城,有车的话,不妨自驾车上杨梅山。六月正是杨梅成熟的时候,余姚三七市又是优质杨梅的盛产地。 余姚杨梅于6月10日左右开始上市, 7月上旬基本结束,采摘期约一个月,6月 26日为余姚“杨梅节”,热忱欢迎各位朋友前来余姚三七市镇观光采摘、团购,体验农家乐生活。 乘车路线: 宁波汽车北站—二六市桥头(三七市镇)—唐李张村 余姚汽车东站—二六市桥头(三七市镇)—唐李张村 联系人:李迪庆先生 电话: 0574-62946787-晚上 66289032-白天 手机:13567885349

  • 5 宁波通济桥
    宁波通济桥

    横跨浙江省余姚市城中的姚江之上,沟通余姚南北两城的通济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伟。通济桥又名舜江桥。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木结构。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便足以证明。北宋时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旅行至此,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城。” 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一1731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全长约90米,共106级。民间传奇:余姚舜江楼前有座陡拱型三孔石桥,名为通济桥,俗称江桥,造型古补,气势雄伟,海船通过不需扯落风帆,有“浙东第一桥”之称。为保住这座江桥,民间流传着一个动听的故事。 明朝时候,有个叫谢迁的宰相是余姚第四门人,他为官清正刚直,爱民如子,余姚人尊称他为谢阁老。嘉靖年间,他告老还乡。当时,有位刑部尚书叫赵文华,是慈溪人,为人奸诈,惯于陷害忠良。他对余姚出了“十八学士”,心里妒忌,把谢迁看成眼中钉。余姚人看到赵文华的船过江桥时,也要讥讽他几句:“慈溪人官大官大(读陀)都要从余姚人跨下钻过。”赵文华听了很生气,恨不得把这座江桥拆掉。有一次,他向皇帝奏本道:“余姚有龙山、凤山、蛇山、龟山,美称四灵,还有金锁桥、银锁桥、紫金桥,铜湖、玉井、绣花河塘、驿山炮,风景很好,是出人才的地方。”皇帝听了微微笑答:“谢卿在朝时,联曾听说过,联要亲自到余姚一游,谢卿却劝说,责人难过驿山炮啊! ”赵文华马上说:“这劝说后面有阴谋,万岁爷,皇帝京城也只有里罗城、外罗城和紫金城三层,而余姚却有江南城、江北城和皇山城三层,还有一座江桥,长虹横卧,三城鼎立,构成一个大‘品字’。风水好得要出皇帝,谢迁有谋皇之心!如果皇上亲临余姚,它非真相大白? ”皇帝大怒:“此话当真,依卿如何? ”赵文华忙答:“拆除江桥,破其风水。”皇帝准奏,赵文华大喜,就领旨出京来余姚监督拆除江桥。 此时,谢阁老在乡,得知拆江桥圣旨已下,心里着急,为保江桥,来到余姚西郊接待寺,与寺中方丈一道找有经验的船老大商议,定下计策,从西十三渡到三江口,长五华里的江西上设下“瞒天帐”,暗暗布置定当。 赵文华派人来到余姚,暗底下量好江桥桥洞宽度,令工匠将宫船船沿加阔到比桥洞的宽度阔三分,这样,船到江桥,必定受阻,就可当场拿出圣旨,监督拆桥。一天,官船浩浩荡荡在大运河上向南进发。“御前大夫赵”的杏黄旗迎风招展,一路上金锣皮鼓好不威风。船过杭州,不数日到了绍兴,过通明坝,即将临近余姚。天还没亮,谢阁老乘快船出城十里等候,赵文华官船一到,谢阁老便登船拜访,到中舱分宾主坐下。谢阁老传管家招待远来船老大,换上当地老大继续开船。这时,二江边两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余姚县官带着属下到西十三渡迎接圣旨。赵文华却若无其事,顾自与谢阁老在灯下下棋。官船刚过西十三渡就进入“瞒天帐”,谢阁老心中有数。赵文华这时棋兴、酒兴正浓,笃寇泰山,坐等官船碰撞桥洞。谢阁老举起马后炮打着赵大人的老帅,赵大人双眼紧盯,右手举起一子正想还击,忽然酒杯一侧,“状元红”倾出酒杯,流入棋盘。谢阁老暗喜,船已顺利通过江桥,赵文华却蒙在鼓里。不到半袋烟工夫,赵文华正要落子解将,船舱内豁然开朗,这下可急了,忙呼旗牌:“已到什么地方? ”船老大替旗牌回答:“老爷,船到了三江口! ”赵文华才知道,船已通过江桥三里路了,慌忙下令:快!快停船靠岸1官船向岳庙港口靠拢,余姚县官带着官吏乡绅,早已赶到这里等候。赵文华走上码头,拿出圣旨宣读:“奉旨拆除余姚江桥。”读毕交县官接旨,县官长跪不接,赵文华厉声比斥:“小小知县,竟拒不接旨,该当何罪?”县官按谢阁老的授意回答:“赵大人,圣旨写明‘奉旨拆除江桥’,没写叫本县奉回头圣旨拆掉江桥哪! ”这时,谢迁在旁开言道:“赵大人,你船到桥洞下,为何不开读圣旨?圣旨回头岂非犯了欺君之罪? ”说得赵文华哑口无言。谢阁老又故作圆场,县官接旨,不拆江桥,请赵大人回朝,只好向皇帝假奏已经把江桥拆除了。 原来,搭起“瞒天帐”,弄得官船里辨不清黑夜与白天,看不清江桥;船到桥洞,船老大将船身微微向北一倾斜,使官船刚刚通过桥洞。就这样,保住了这座浙东第一桥,至今仍巍巍耸立在姚江之上,造福后人。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嗨游景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