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TOP5
四堡玉沙桥是连城县现存较完整的四座古廊桥之一,坐落在马屋村尾的水口林边,始建于清康熙23年(1684年),距今已有319年历史。相传当年因花溪河底沙石晶莹闪烁如玉石,故名玉沙桥。 玉沙桥全长30米,宽5米,高10米,桥面砌以大小如一的鹅卵石,两旁建有木栏杆和木桥,四周张有雨篷,上为瓦屋式建筑,廊分九楹,首尾中间均有小阁,高低错落,结构优美。桥礅以大理石条砌成鳌头模样,用圆枕木纵横铺七层成桥基。整体建筑为廊式瓦屋风雨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率部驻扎马屋村,成立四堡里苏维埃临时政府,许多红军政府政令告示、标语等均张贴在桥上雨篷上。1961年,清流县长校镇的老红军李宽和中将回家乡,将贴有红军告示的雨篷拆下空运到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形成于宋代末至现代,现存圆楼、方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30多种百余座客家土楼,是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群,如果说永定是一个没有大门的中国土楼民居博物馆,那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俨然就是浓缩永定客家土楼的博物馆。这个平常的自然村落,因至今犹存三十多座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客家土楼而扬名天下。村中有最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最小的“袖珍圆楼”如升楼、布达拉宫式的奎聚楼、府第式的福裕楼,还有土墙最厚的景阳楼。它们天然镶嵌于梯田山谷间、弯曲溪岸上,与山林、小溪、自然村落组成旋律优美的田园牧歌。一座座土楼,犹如一部凝固的音乐、一段定格的历史,在大山重围的小山村中向世人诉说着客家人的创业精神和生活文明。洪坑这个居住着五百余户人家、二千多人的小山村,四面群山环抱,洪川溪清澈活泼,蜿蜒着穿村而过。站在溪桥上,看青山如黛连绵起伏,两岸土楼雄伟古朴。
汀州试院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座落于长汀县城兆征路,原为汀州历代考试场所,试院内有唐代双柏树、龙山书院、朱子祠等,为庭院式土木结构厢房,占地面积11370平方米。前身是琼山地馆,现为长汀县博物馆。 一九三二年三月十八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苏维埃政府旧址召开,通过了《实行劳动法令》、《土地问题》、《军事工作》、《财政经济问题》、《苏维埃建设问题》等决议案,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张鼎丞任主席。下设裁判、财政、粮食、土地、妇女、文化、劳动、工农检查等8个部。会后省苏机关在此办公。现为“长汀革命历史陈列馆”,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是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先生于1946年冬耗资34万港元兴修的,占地2730平方米。这是胡文虎先生生前建造的三个别墅之一(其余二个在新加坡和香港),虎豹别墅系砖木和混凝土结构,方形,前两层、后三层,气势雄伟。周围山岭枫树成林,春日漫山青翠,入秋层林红遍,美不胜收。胡文虎(1882――1954),著名华侨实业家、声名显赫的“万金油大王”、报业巨子。1991年3月11日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简介 武平县城东北,有座梁野山,亦称梁山顶,居古武平八大景之首,被誉为梁野仙山,现为福建省级自然保护区。自古以来,武平人视它为武平的象征。 梁野仙山,横亘东南面积7000多公顷,沉睡千年万年,保存着世间一方完整的天然原始森林群落,蕴藏着丰富独特的物种资源与自然景观。这是一颗绿色明珠。 景色特点 古母石,悬空而立山顶,摇摇欲坠,恭候着每一位游人登顶,饱览无限风光。石本平常,但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让它阅尽了尘世沧桑,经受了风雷雨电的磨眠,雕塑成梁野山的魂与魄。仙人洞距古母石约500米,藏在陡峭山坡的一片荒芜中。相传,这里是定光古佛修炼之处。几近湮灭的古洞经重新发掘整理,洞前白云寺遗址重见天光。岁月沧桑,唐代白云寺已遭毁弃,仅存遗址。但山上的宋代梁野山寺依然如故。尽管山高路远,几经兴毁,但它依旧香火旺盛,名震闽粤赣。武平人难以拂去白云寺在心中锈刻下的深深印痕,因此一直沿用习惯的说法,称梁野山寺为白云寺。寺中祀奉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是客家人的保护神,深受百姓虔诚信仰。千百年来,有关定光古佛的神奇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寺前藏一池水,方圆3000多平方米,处绝顶之上,静静地躺在矮小山岗的环抱中、浩渺苍穹的掩映下,宛如人间仙境、天上瑶池。池水清澄碧绿,山色倒映,那般安祥,那般明净,那般亮泽,让人怦然心动。这就是梁野山顶的白莲池,一幅无言的风景。 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