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TOP5
位于拉萨旧城东南河坝林回族聚居区,始建于18世纪中叶。寺址东西向,沿中轴线前后设有三进院落。建筑群由牌楼、礼拜殿、邦克楼、浴室、水房、林卡等组成。礼拜殿朝东,分内殿、敞厅、月台等。敞厅内悬挂有“清真古寺”匾额。 园内建筑大多采用藏族传统形式,圆形拱顶、尖塔,围墙均用凿刻的方形岩石垒砌,殿内采用伊斯兰教习用的花草纹图作装饰,蓝色作基调,带有浓郁的宗教与地方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明显特色。
象泉河又称朗钦藏布,印度河主要支流之一的萨特莱杰河主干流和河源。发源于西藏西北部,流出中国进入印度后称为“萨特莱杰河”。象泉河流域面积22760平方公里,河长309公里。中国河流:西南边境诸河 编辑 印度河水系:狮泉河 - 象泉河 - 奇普恰普河 恒河水系:甲扎岗噶河 - 乌热渠~乌扎拉渠 - 孔雀河 - 朋曲 - 波曲 - 吉隆藏布 - 绒辖藏布 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康布曲 - 洛扎怒曲 - 达旺─娘江曲 - 西巴霞曲 - 卡门河 雅鲁藏布江水系:杰马央宗曲 - 库比曲 - 马泉河 - 多雄藏布 - 年楚河 - 拉萨河 - 尼洋曲 - 帕隆藏布 - 易贡藏布 - 米堆藏布 - 波德藏布 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 - 大盈江 - 陇川江 - 南苑河 - 瑞丽江 - 畹町河 怒江水系:南卡江 南滚河 - 南定河 - 南马河 - 芒库河 - 南衣河 湄公河-澜沧江水系:子曲 - 扎曲 - 吉曲 - 巴曲 - 香曲 - 昂曲 - 漾濞江 - 威远江 - 罗梭江 - 沘江 - 南允河 - 罗闸河 - 小黑江 红河水系:元江 - 把边江 - 李仙江 - 藤条江 - 盘龙河 - 普梅河 - 南溪河 - 曲江 - 甸溪河
在拉萨市西南25公里由水县聂当区。该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11世纪中叶,古印度高僧阿底峡前来西藏传教,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在拉萨西约30公里的聂塘地方去世。翌年,由其弟子仲敦巴主持,庞顿出资修建的。
列山古墓群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朗县距金公区4公里多的列村北约15公里的列山南坡上,海拔3200米。该编号为79的墓于1982年8月25日开始发掘至8月31日清理完毕。墓平面成梯形,坐北朝南,封土堆高1Z68 米,封土未经夯打,封土内夹有网状石墙,东西长50米,南宽70米,北 宽5.1米,石墙高度为0?0米,高0.3米。 其内填满大卵石和小石块 及原生墓穴内土。没有规律,十分零乱。东西两角各立有尖形的大卵石一个,似为有意立置。未用完的石料堆放在东壁。墓穴通道口在封堆下0.3米的北偏西处,均用石块垒砌而成,东西长0.2米,南北宽0.7米,深1.7米,无台阶,呈斜坡状,平面呈椭贺形。墓室为大型竖穴,均用较有规则的石方错缝,并用粘性相当大的泥土抹缝。墓室东西长1.56米,南北宽1.38米,墓顶高1.48米。平面呈圆形。墓底铺有一层很薄的白砂土,土质坚硬。墓门向北偏5゜,墓门口铺有石板台阶二级,每阶高0.13米,长0.78。左边有一块方木,其中章有一凹槽,直径0.5米,系安装墓门之用。但是未见有安过门的迹象。门道长1804米,宽0F78米,呈斜坡。墓室内有块石板,尸体早已腐烂。已零乱的骨架周围和骨架下面发现的一些物质好似檀香木,头向正西,面向正北,葬式为屈肢葬。该墓随葬器物很少,从已残破的碎片来看,有两个木碗和长条木棍,还有一把残缺的勺。这些东西都分布在骨架的北边。木棍两头用刀加工过,长0.3米,直径0.6米,表外有刀削过的痕迹。两个木碗已残缺,仅存一半。两碗皆是圈足,内外涂有一层很薄的黑漆,残存的半个木碗为敞口。唇厚0.16米,口径0.8米,高0.5米,浅腹斜下接圈足,圈足高0.9米。在清理过程中发现此墓有被盗过的明显痕迹,其理由:墓穴及墓道口所填土石十分零乱,墓内人骨架被扰乱,随葬品被打碎,特别值得注意的未发现其随葬品的残缺部分。 关于该墓所经历年代,经碳十四测定,属吐蕃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发掘出的79号墓的墓室结构,为研究吐蕃时期墓葬的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该建筑群气势宏伟,构筑奇特,整个墓群延绵几公里。是西藏境内难得一见的景观。烈山古墓不仅反映了1000多年前西藏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水平,对于研究吐蕃王朝的兴起、衰落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将对研究西藏历史与探讨青藏高原千年尺度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布寺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在西藏的主寺,属白教。也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发源地,楚布寺在“文革”后重建,由于这里有中国政府“文革”后承认的第一个大教派的活佛,所以一度发展比较快,现在的寺里有喇嘛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