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TOP5
华池双塔寺位于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和豹子川河交汇处的台地上。寺院和两座石造像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1156--1189),当时名为石塔院,后于大安年间又更名为兴教院。 这是一处佛教寺院。寺院历元、明至清乾隆年间废弃。现存寺院遗址主要有三圣殿、三门殿、伽蓝殿、双音阁、钟楼等建筑的残墙与基础及两座造像塔。造像塔通体遍雕佛、菩萨、弟子、供养人,伎乐天等造像,还有涅槃等本生故事,全塔造像多达3600余身;二号塔造像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层11.98米。双塔造型秀丽,结构严谨,雕凿细腻,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无名工匠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000年5月至7月间对寺院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石碑、经幢、陶石建筑构件等文物370多件,标本267件,尤其是许多珍贵的文字铭刻,记录了寺院的名称、始建年代和筹建人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矗立着一尊黄河母亲雕塑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
达力加山位于甘加乡境内,东连清水乡巴楞山(海拔4080米),与太子山一脉相承,是现夏河县与青海省循化县的界山。主峰座在甘加著名的白石崖夷平面上,海拔4636米,为拉卜楞境内第一高峰。雪线以上山势陡峻,崖石裸露,常年积雪,气候无常。雪线以下植被良好,繁花似锦,山中生长有各种优质收草和名贵药材,矿产资源丰富,山中五个形状各异的高山平湖更是引人入胜。 达力加翠湖位于达力加山中,五个颜色各异的高山平湖,藏语称之为“措洛瑞、措尔更措、达力加雍措和措江”,其中措洛瑞湖是由两个小湖构成,措尔更措面积最大,措江也称五名湖。达力加翠湖为五山池中主湖,系火山口堰积型湖,湖水面积210亩,湖深未测,水味淡而无味。风和日丽之时,湖面平静无波,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碧绿草原上的一面明镜。据当地群众讲,在湖面若高声疾呼,刹那间会乌云翻滚,云雾弥漫,狂风骤起,电闪雪鸣,下起暴雨或冰雹,湖水也会随之沸腾,卷起涌浪,拍石击岸。湖面由火成砾岩围成,呈椭圆形,似锅底状,湖无明显进水口,但湖围山体外侧,从东、北、南三个方向有三股泉水潜泻而出,分别流向临夏、循化、清水地区,哗哗水声,远处可闻,此湖以高、深、险、神所著称,人迹罕至。
鲁土司衙门由衙门、花园、妙因寺三部分组成。衙门是土司办理公务及其眷属居住的处所,座北朝南,一进数院,占地13500多平方米。有建筑物226间,建筑面积5397平方米,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物有大照壁、牌坊、六扇门、仪门、大堂、燕喜堂和祖先堂。在各院两旁配有排列整齐的廊房、厢房和配楼。东侧有两堂,书房及内宅,西侧有大仓院及大马号。 大堂为鲁土司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檐下悬挂着“报国家声”巨大横匾,堂内设有木制台樨。大堂建筑高大壮观,不仅占据了最主要的建筑空间,而且在布局和建筑结构上调动种种手段,来烘托它的庄严肃穆气氛,集中体现了土司在该地区的中心地位和至高无上的封建权威。 祖先堂为明洪武年间明正朝,一世土司脱欢之妻所建,原名效忠堂,后来堂内专门供奉历代土司的画像。祖先堂为七楹、两层的歇山顶建筑,至今依然保持着明代典型的二段式建筑结构,其内外两圈三十六根八角拉网形成“金箱斗底槽”的平面布局,为明初原物,这在我国西北古建筑中极为罕见。 紧靠衙门东北是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的鲁土司花园,园内建筑物有“千眼观花”门窗的绿照亭和把酒临风的八卦亭等,还有可供出入和攀登的高大山字石,绿照亭前竖置大小流星石两块。园内有明代种植的参天古树以及各种应时的果树,还有花畦和盆景等。 衙门西邻的妙因寺,是鲁土司所建立的,在甘青边境影响最大、塑像最多、壁画最精的一处喇嘛寺院。其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左右辉映,自成格局。各种雕刻非常细致,壁画构图生动自然,有些殿脊上设置镀金铜瓶,为附近地区所稀有。 主体建筑有德尔经堂、大经堂、禅僧经堂、万岁殿、塔尔殿、古隆宫殿、金刚殿和鹰王殿。妙因寺在甘肃地区喇嘛教中颇具影响,五世班禅、六世达赖、七世达赖曾到寺做过佛事。解放后,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贡唐仓·丹贝旺旭等著名宗教界人士都曾来寺参观。
兰州碑林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白塔山西峰,建筑面积六千平方米。在高低错落的庭院中,座落着以草圣张芝命名的草圣阁、四百米长的东西碑廊以及碑轩、碑亭、张芝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