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TOP5
老城核心区的民居群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生土建筑本身极具有历史意义与价值,融合了汉唐、古罗马遗风和维吾尔民族现代生活的特点。喀什老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著名电影《追风筝的人》部分镜头就在这里取景。如今,老城的居民们仍然恪守着世代而居的土屋和上千年的传统习俗。不过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进行着老城改造工程,许多古民居都被拆除。
香妃墓是阿帕霍加墓的别称,坐落在喀什市东北郊5km 处的浩罕村,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积30 亩,始建于公元1640 年前后,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古陵墓建筑。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 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 部分组成。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 人大小58 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
红其拉甫口岸是中国一类陆路(公路)口岸,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苏斯特口岸相对,这也是新疆唯一的一个对第三国开放的公路口岸。由于天气情况比较恶劣,这里只在4月15日-10月15日开关,其它时间都是关闭的,无论是游客还是探亲者或者商人都不能通过。正是因为红其拉甫的口岸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它的名气并不在其边贸规模,而是来自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独特美景。而在这驻守的边防官兵所经历的风狂雪骤、飞沙走石、寒彻肌骨……更让人为之触动。巴基斯坦边防人员与中国很友好,两国相处,几乎没有“武装”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7月21日,稳定充足的电力正式通到帕米尔高原的中国-巴基斯坦边境红其拉甫口岸边防哨所,边防官兵及附近牧民终于结束了无电历史,用上了常明电。
乔戈里峰 在塔吉克语中意为“高大雄伟的山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是海拔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第二高峰。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其高度在世界十四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中列第二位,国外又称K2峰,是国际登山界公认的攀登难度较大的山峰之一。山峰主要有六条山脊,西北-东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其它还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西南山脊。峰巅呈金字塔形,冰崖擘壁立,山势险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的溜槽痕迹。山峰顶部是一个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积较大。北侧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达45度以上。从北侧大本营到顶峰,垂直高差竟达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侧的冰川叫乔戈里冰川,地形复杂多变。 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缝纵横交错。冰川西侧山谷为陡峭岩壁,滚石、冰崩、雪崩频繁。乔戈里峰两侧,就是长达44公里的音苏盖提冰川。
塔吉克语“吉日尕拉”汉语为“驿舍”之意,在塔什库尔干河谷至明铁盖山口的古丝道上,遗留着6座古驿舍。其中留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是达不达尔古驿舍。这个驿舍为一间房屋大小的卵石建筑物,屋门向东,屋的下部呈方形,屋顶呈尖拱状。屋内墙角处有一个用卵石砌成的炉灶,墙壁上到处是烟熏火燎的痕迹。石屋前面有一片水草肥美的河滩草场,可供游人、商旅、牧人放马、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