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景点 >浙江 >金华

景点TOP5

  • 1 落鹤山风景区
    落鹤山风景区

    落鹤山风景区为金华市级风景名胜区,浙江省级风景区。整个景区面积为9.8平方公里,包括三大奇观、四大景区、十大景点。整个景区石阶蜿蜒,溪水潺潺,玉溅珠洒,松柏夹道,千岩竞秀,百花争艳。主要景点有天鸡晓月、双牛斗角、神龟望月、东阳大石佛、乌岩卜居、仰天灯盏等。

  • 2 东白山风景区
    东白山风景区

    东白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市区5公里,景区内巍崖屏峙,怪石峥嵘,深洞遍布,飞瀑天降,奇险无比。有“青云洞”“白云洞”、“龙王庙”、“腾龙湖”等,另有“听雨轩”、“十八曲”、“东天门”等多个景点。

  • 3 石鹅岩
    石鹅岩

    石鹅岩位于武义县城西7公里处的桃溪滩乡境内,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内丘岗起伏,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形成特殊的地貌。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海拔一至三米之间的景区内,林木苍盛,秀峰碧水,天然成趣,以奇岩、秀湖、名寺和红军革命史迹而著称。由一块巨大的岩石与岩坡下的大岩洞组成,在连绵的群山丘壑中突兀着,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凌空欲飞的石鹅,大岩洞又恰似那张嘴吃食的鹅嘴,故名石鹅岩。石鹅洞洞底面积2500多平方米。天雨时,洞背巨大的飞瀑凌空泻下,遮蔽整个洞口,其景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水帘洞,瀑布泻入洞前水潭,潭中植有莲藕,分外雅致迷人。洞中为木石结构的慈航洞府尼姑庵,据考证始建于唐代天佑年间。洞中有一小石臼,传说日日自涌一臼白米,足够洞中尼姑吃穿用蔓,后来老尼太贪心,让人把石臼凿大些,结果石臼再也不涌出来了。在石鹅岩西侧,有一座长逾百尺的石梁,俗称神仙桥,高30多米,宽10多米,横空跨越于两山之间。桥面平坦,人行牛走如履平地,被誉为“吴越第一梁”。桥下是深渊,当水量丰富时,桥底下涧水哗哗,泛光流银;天晴日丽,踞坐桥下休憩,清风徐来,十分惬意。

  • 4 台山寺旅游区
    台山寺旅游区

    台山位于武义县城南38公里的云华乡境内,总面积5平方公里。境内悬崖千仞,气势宏伟,峰峦竞秀,云雾萦绕,有如世外仙境,素有浙中胜地之称。台山寺座落在台山之巅,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据记载,早在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968年),号称伏虎禅师的高僧人在台山说法,结茅安禅,骑虎募创台山寺。其虎每夜卧于寺门口大岩石上,天长日久,留下虎形迹,至今依稀可辨。后经历代扩建,台山寺初具规模。明崇帧己卯年(公元1639年),改名真静庵,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复名台山寺。近年又修复并新建了来翠亭、前殿厢房、观音堂、妙云亭。功德亭、山门牌坊、环山长廊、竹亭、焚经石塔和身高15米的南簸阿弥陀佛露天立像等景点,香人日盛,饮誉四方。台山风景名胜区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1928年5月,宣平县委书记曾志达在台山寺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发动扩建农村党支部,开展“二五”减租运动。抗日战争中期,宣平县战时中学和省立金华师范简师部先后迁至台山寺、静妙上课寺,成为战乱时期的清静学府。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游击队经常在台山寺一带活动。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了中外知名人士的关注和青睐,美国华侨书法家潘力生、吴瑞德先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潘絮兹,中国书魁沙孟海,杭州灵隐寺方丈根源法师等都关怀和莅临台山,为台山寺题字作画,捐赠艺术珍品,为台山增添光彩。

  • 5 金华观
    金华观

    坐落在双龙洞南侧,民间称黄大仙观,相传为道仙赤松子安期生登真羽化之地。最早建于晋代。唐初诗人陈子昂来此寻觅仙踪道迹,留下《春日登金华 观》一诗。到宋代至和七年,即以洞天福地重建,并有“天下名山”匾额一方悬挂其上,因而闻名。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嗨游景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