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TOP5
送子来凤桥送子来凤桥清康熙四十八年、道光十五年重修。来凤桥于1997年重建,其造型及结构别致,适于旅游观赏,为新景点之一。老百姓俗称“晴雨桥”。桥顶的棚,和方砖铺就的长条凳,为游人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美景的好去处。而“送子来凤桥”最通体现西塘人细致周到的本性之处,在于桥体上的石阶被一分为二,左侧的石阶是供男人使用的;而右侧被设计成小小的斜坡。清康熙四十八年、道光十五年重修。 来凤桥于1997年重建,其造型及结构别致,适于旅游观赏,为新景点之一。老百姓俗称“晴雨桥”。桥顶的棚,和方砖铺就的长条凳,为游人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美景的好去处。而“送子来凤桥”最通体现西塘人细致周到的本性之处,在于桥体上的石阶被一分为二,左侧的石阶是供男人使用的;而右侧被设计成小小的斜坡;原因是,古人考虑到当时女子有缠小脚的陋习,迈步子小,台阶不方便行走,于是做成小斜坡供女子专用 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它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国际影星《廊桥遗梦》的女主角梅利尔来到西塘,也走了这座廊桥。现在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有当地戏迷在桥上自娱自乐吹拉弹唱,将江南水乡的休闲暇意体现得淋漓尽致。
位于盐官观潮公园中段,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1957年9月11日到盐官观潮而于1994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造的。 亭高17米,面积90平方米,碑亭呈六边形,于1995年观潮节落成揭幕。亭内诗碑上有毛泽东《观潮》七绝诗及碑记。
平湖民俗风情馆位于平湖市环城北路东首,东湖风景区西侧,是一家以展示江南水乡金平户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为特色的专题博物馆。2002年2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馆舍原为平湖富商陆氏住宅,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座平湖区域内至今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建筑。平湖民俗风情馆内共设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三大展区。生产习俗展区下设农业、纺织业两个展厅;生活习俗展区下设服饰、饮食、居注行旅、婚育、票证六个展厅;文化习俗展区下设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文学、民间美术四个展厅。目前,展出的民俗文物达2000余件。在陈述手法上,主要采用原汁原味的实物,辅以图片、文字和模型。在重点习俗上,突出过程,渲染特色,以充分展示平湖的水乡历史文化。
位于嘉兴市杉青闸路与东升路交叉口,原与杉青闸一起是古运河畔的水上要冲,北往苏州南去杭州的船只都要由此过闸,因而取“过闸落帆”之实景得名。 落帆亭系宋神宗熙宁初改建,占地2500多平方米,有太白亭、帆影亭、门亭、六角亭以及假山等。池塘中遍植荷花,清香四溢,风光优美。登上假山顶上的落帆亭,极目远眺,运河上长虹卧波、帆影点点、飞鸟展翅、渔歌高吭,水乡美景一览无余。
在七里泷南岸坌柏湾内。沿坌柏溪行500米,迎面山崖鞍部有一飞瀑,瀑高百米,从陡壁直泻而下。壁间有一形似葫芦的石窟,瀑布先泻入葫芦口中,再从底部冲出,飞珠抛玉,直注深潭,腾起层层白雾雨花,璀璨耀目。 两峰对峙,称东西台,相传东台为严光隐居垂钓处,西台为南宋爱国志士谢翱恸哭文天祥处。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是同窗好友。刘秀多次召其出仕辅政,严光不受,来此江畔以耕钓为乐,终老林泉。后人追慕其高风亮节,凭吊者络绎不绝。严子陵钓台,有严先生祠、客星亭、双清亭、沧波桥、高风阁、清风轩、诗文碑园、天下第十九泉胜迹。 杭州汽车西站乘长途汽车到梅城(半小时一班),车程2小时,车资20元。从梅城乘船游览葫芦飞瀑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