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
景点TOP5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大草原上,距离呼和浩特市约90公里,在希拉穆仁草原上有一座拉喇嘛召庙,矗立于河流岸边,名为“普会寺”,因此人们就把这条河流和旅游点的名称都称为“召河”。 希拉穆仁草原的夏、秋两季,绿草如茵,白云飘飞,牛羊马驼,成群结队,整个草原不仅景色美丽,而且气候宜人,适于避暑。 位于希拉穆仁河畔的普会寺原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寺院建筑颇为壮观。 希拉穆仁草原,现在已经是一处全国著名的旅游度假区,配套设施齐全,接待设施的占地面积达六千余平方米,每天可接待来客两千多名,草原上所开设的娱乐项目有赛马、摔跤、乘驼、骑马、民族歌舞欣赏、篝火晚会、祭敖包及访问牧户等,游客在这里可骑驼漫步,可策马飞驰,也可登高极目,尽收草原美景。 在希拉穆仁草原上可受到牧民朋友的热情接待,品尝到草原上醇香的奶茶和肥美的牛羊肉……
金沙滩旅游度假区,位于新疆巴州和硕县乌什塔拉乡314国道以南23 公里处,博斯腾湖东北岸,距乌鲁木齐360公里、距吐鲁番市50公里,距库尔勒市160 公里。 这里平湖万顷,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为二级。湖底坡度为1.7%,沙滩海岸线长2000米、宽160米,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湖泊型天然浴场。金沙滩被誉为“新疆夏威夷”。目前,假区的旅游设施已初具规模,功能完备,水上旅游项目繁多,有垂钓、划艇、潜水、水上降落伞、洗浴中心、水上娱乐城、射箭、网球场、赛马场、沙滩排球等项目。
武川县因大青山而声名远播。无论是历史上出于此的北周五位皇帝,还是现代的大青山抗日游击队,都使这里名扬全国。如今,这里又依托大青山做起了新文章: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发展工业经济,以历史文化资源和山间腹地自然景观为依托发展旅游大产业。 今年8月,武川县大事不断。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武川县政府、河北松汀集团联合组织的铁矿资源勘察工作结束,境内铁矿储量约为2.6亿吨,这是当地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地质勘探,也是首次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资源勘探;得胜沟红色旅游正式启动,修缮一新的哈达门森林公园重新开业,淖儿梁生态旅游区进入大规模设计阶段…… 地处华北中段北缘、阴山断隆的武川,地质年代久远,地形地貌复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31种,其中铁矿、煤、黄金、石灰石远景储量很大。过去,由于资源勘探工作不足,大量矿藏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开发。2004年,为了准确摸清“家底”,武川县从大规模的资源勘察入手,集中财力、物力,集聚生产要素,利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把国家、企业、个人资金集中捆绑投入勘探,先后争取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华北地质勘探局、河北松汀集团联合组织境内资源勘察,投入资金总计达上千万元。根据已探明的详查资料,境内铁矿远景储量达2.6亿吨,黄金l00吨,煤1亿吨,石灰石2亿吨。资源的明晰让武川人信心倍增,这个历史上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迅速作出了发展思路的大调整,明确提出了惠及全县17万人民的“1534”工程,即围绕富民富县这一总体目标,突出抓好金属采选冶炼业、水泥建材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和生态畜牧业五大主导产业,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武川建成全区水泥建材、绿色农产品和旅游度假三大基地;同时全力抓好生态、交通、水利、电力四大基础设施建设。从此,一场以矿业为基础、旅游做先导的富民富县新经济建设在武川拉开序幕。 围绕资源优势构筑产业优势,在工业建设上,武川县确立了大工业的发展思路,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取缔了工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环境效益差、产业链条短的作坊式采选小企业,对全县的矿产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同时,在招商引资上强调“招大引强”,把大项目的入驻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全面推进产业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要素效率,实现资源的一体化运作。目前,已成功引进河北大型钢铁冶炼企业松汀集团、大唐托电1万吨金属镁和60万吨焦炭项目、美国彤力公司黄金采选项目、年产150万吨熟料的冀东水泥等四大龙头企业,总投资额达32亿元。各项目进驻后,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建设场面如火如荼。总投资4亿元的冀东水泥主体工程建设已过大半,预计年底可建成投产。 在实现扩张规模的同时,武川县十分注重质的提升。他们长年聘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华北地质局、自治区地质部门的专家学者在项目开发前进行整体论证,优化设计,合理产业配置,按照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密切产业上下游的链条衔接,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发展旅游等要素相互融合,产生裂变效应。总投资60亿元的大青山抽水蓄能电站,在建设前期就确立了项目开发、环境建设、发展观光旅游相结合的建设方针,在总体布局上,以电站为中心,突出环境效应,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将二者有机融入电站建设结构中,形成电站、生态、旅游三位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使产业间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在优化中得到提升。站在电站建设区,坝内水光粼粼,两岸草绿花芳,山顶亭台楼阁相映成辉…… 大青山曾经是全国十九个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而武川是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境内的得胜沟游击队司令部遗址被中宣部、国家计委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106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红色旅游已成为该县旅游品牌的一大亮点。以此为契机,武川县围绕山区丰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确立了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新思路,开始全面打造大青山沿线独具特色的旅游带,逐步形成了以革命遗址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代表的绿色旅游、以地域文化为代表的乡土民俗旅游。总投资3000万元、被自治区列为重点开发项目的哈达门国家级森林公园经修缮一新后以全新的面貌向游人重新开放,淖儿梁高山湿地草原旅游项目正在策划一个多功能、高品位的生态休闲度假景区。此外,占地6.8公顷的大青山避暑山庄、投资600万元的牌楼馆度假村、正在建设中的原始云杉自然保护区、大青山抗日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红色旅游区、白道文化开发等将共同构筑武川独特的文化品牌。目前,该县正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使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清雍正年间(1723—1735),清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1座,驻屯满洲八旗官兵。雍正十三年(1735)动工兴建,乾隆四年(1739)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之驻军。将军衙署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格式营造,占地15000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门侧立石狮1对。院内厅堂3进...绥远城将军衙署旧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清绥远城于乾隆四年(1739)建成后,改右卫建威将军为绥远将军,统领本地驻兵并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驻兵。将军衙署设在城中心鼓楼西侧,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规格营造,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门前有高大影壁,门侧立石狮一对,院内厅堂三进,前为大厅,两侧为东西庑堂,中为公廨,后为将军私邸,共有房屋132间。民国时,绥远省政府曾驻此,省主席傅作义将军办公处现保存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为绥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衙署历经多次修缮,大致保持原有格局。
滦河是华北地区第二大单独入海的河流,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北部,张家口市境内的巴彦古尔图山北麓,向北流入内蒙古自治区,此段称为闪电河。后向东南急转进入河北省东北部,一直向东南流入渤海,全长885公里,总流域面积达4.46万平方千米。基本都在河北省境内。滦河主要支流有武烈河、青龙河等,它穿越长城的地方形成长城的一座关口—喜峰口,流经较大城市只有承德。滦河在内蒙古高原的上游水流缓慢,河床宽浅;中游进入燕山山脉,坡陡流急,下游进入冀东平原重又变缓,河道中淤积很多,承德以下可行小船。清朝时,皇帝曾从承德乘大船从其支流武烈河进入干流再转入支流瀑河向辽宁方向进发。但20世纪后半叶以后,由于沿岸植被破坏严重,水流减少,已经不能行大船。滦河的中上游只经过承德一个城市,承德的工业不发达。流域内基本是非灌溉型的山区农业,因此滦河水量还比较充沛,水质比较清洁。迁西县城以上有大黑汀水库,瀑河和干流交汇处有潘家口水库。为了缓解海河下游严重缺水的状况,1983年由这两座水库引水,建成引滦入津工程,为天津和唐山调水,现在经蓟县于桥水库、北运河向天津调运的滦河水已经成为天津的主要水源。滦河沿岸风景秀丽,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曾经提到过濡水(滦河的古名)支流武烈水畔的“磬锤峰”。中上游原热河省的区域,在清朝时属于皇家禁区,两岸山上都是高大的松树,民国以后移民增多,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军阀和日本侵略军的盗伐,现在除了避暑山庄内已经很少能见到大树了,但次生灌木仍然能组成青山绿水的风景。下游两岸是优质稻米的主要产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水质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天津市每年都要对滦河中上游地区给予经济补贴,以帮助维护水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