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景点 >新疆 >和田

和田

景点TOP5

  • 1 普鲁火山
    普鲁火山

    普鲁火山实为火山熔岩层,来自于南部的昆仑山。活动时间约143万年前。火山熔岩层分布于克里雅河中游两侧的高阶地上,火山熔岩分两层,下层厚7米,为火山集块岩和致密块状熔岩,覆盖在砂砾上,接触面有砾石层被烘烤痕迹;两层间夹12.3米厚的砾石层,上层熔岩厚20米,为集块岩、致密块状岩和气孔状岩石。上、下层熔岩,均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属不同时期的两次火山喷发的玄武岩(粗安岩),玄武岩组成阶地陡崖,形似众多奇异造型的怪兽傲视远方,蔚为壮观。火山岩覆盖于河流6级阶地的砂砾石层上,其上覆盖风砂质黄土层。火山熔岩分两期,均属早更新世火山熔岩流。两次火山活动都在南部的昆仑山高山地带,且规模巨大,巨大的火山岩浆象洪流一样,流出山地,覆盖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的砾石层上。它对研究青藏高原及昆仑山的形成及环境演化意义重大。 普鲁火山处于原始的保存状态,因其在国内外有名,常有学者前来考察研究。

  • 2 麻扎塔格古城堡
    麻扎塔格古城堡

    古城堡所有建筑由棕红色胶泥夹胡杨树枝垒成,城堡的下部有地道与地下仓库相通。在城堡西50米处有峰火台一座,高7.5米。城堡东北山坡20米处的台地上,有一处佛教寺庙遗址。城堡东45米处,河岸的山腰上有一麻扎,据传在十一世纪初的宗教战争中,有一个叫玛江汗的和田佛教徒暗中为伊斯兰教军队传送情报,后被佛教徒察觉处死。伊斯兰军队占据和田后,为他立了此墓,供人凭吊。 古堡南面断岩上有一岩洞。黄文弼教授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载:“在临河边峻坡下,之石隙中,有空穴为浮沙所掩,疑为古人居住遗址。嘱毛拉等掘之,出乾元钱一枚,木简上书民族古文字,又获粉红色陶片,皆唐代物也。石室顶部刻梵文、汉字甚多”。现洞顶字迹剥落无存。斯坦因1908年、1913年两次至此挖走大批文物。有龟形红陶碟、坐佛浮雕模子、木制品、毛制品、金属制品、皮革制品,更珍贵的是有各种古文书,其中古藏文木简很多。纸文书中有汉文、于阗文、阿拉伯文和古维吾尔文文书。

  • 3
    河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流入塔里木盆地,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汇入塔里木河。和田河有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两源,他们自南向北,在和田市以北200km的阔什拉什汇合而成,然后被称为和田河。玉龙喀什河,因出产白玉又名白玉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冰川;喀拉喀什河,因出产墨玉又名墨玉河,是新疆境内一条典型的高山融雪补给型河流,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开拉斯山。在和田市区它们一条位于城东一条位于城西。目前河中玉石资源基本枯竭,但还是会有人在河中寻找,来到和田何不亲自来河中探寻一番,也许自己捡的“玉石”没那么好看,但就其意义以及纪念价值来说,比市场上买的要大得多!到达交通:玉龙喀什河离市中心仅有1.5km,步行即可到达;喀拉喀什河需在和田市乘坐去往墨玉县的班车,河在墨玉县旁边流过

  • 4 山普鲁古墓群
    山普鲁古墓群

    1983年8~11月,自治区考古队来此挖掘大小墓20座。其中有大型丛葬墓两座及单体墓16座,马坑两座。死者多成年,葬式有俯身葬,仰身屈肢葬等,马坑中有黑白2马,白马右侧后腿屈,黑马左侧四蹄直,头部均插白色羽翎两支,左古墓中还有完整的男性干尸1具。 出土文物近千件,有大量的衣帽、绑带、花边、印花棉布、刺绣、裁绒和拉绒地毯,毛褐、毡衣、花押、珠饰、梳蓖、铜镜、镜袋、靴鞋、手仗、摇扇、弓箭、铁铲、石膏佛像、陶木器具等。 纺织品、毛织品种类多,色彩绚丽,纹饰多样,是研究古于阗国生产技术和工艺美术方面的珍贵资料。出土丝绸品中有典型的汉代织锦纹样,有“飞凤”纹锦,“宝相花”双面提花锦,“群猴对戏”纹锦等。出土的“常宜富贵”铜镜,宽边铜镜为重要的断代依据,初步鉴定为汉代遗址。山普鲁古墓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 和田察布查尔靖远寺
    和田察布查尔靖远寺

    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孙扎奇乡,是锡伯营八旗军民于1893年(清光绪十八年)合力积银捐资而建成的。 “靖远寺”规模宏伟壮观,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正门上方刻有锡、 汉文“靖远寺”大金字,笔法工整,苍劲有力。庭院宽阔幽静,连接各殿房的路面皆为砖铺。靖远寺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工程精细,雕梁画栋,异角飞檐,极为秀丽。靖远寺整个建筑都采用砖雕、木雕艺术,配有彩绘、泥塑。 靖远寺,对于研究锡伯族从东北西迁伊犁后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建筑工艺美术和各民族文化交流都有一定意义。近几年来,经国家拨出专款维修,现已修葺一新。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嗨游景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