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景点 >河北 >衡水

衡水

景点TOP5

  • 1 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
    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

    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始建于1998年6月,占地500亩,建成高级日光温室150栋,全智能连栋温室2栋,并建成工厂化育苗中心、无公害检测中心、组织培养中心、肉奶牛胚胎移植中心、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净菜加工配送中心六个中心。2001年,邓庄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河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河北省进京蔬菜生产供应基地。  邓庄园区具有以下几大功能:一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二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应用基地;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基地;四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五是对外开放和深化农村改革的样板基地。 作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以文明生态农业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基础建设为起点,以蔬菜、肉奶牛、速生林三大产业发展为重点,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向绿色、无公害和标准化转变,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2 武强县
    武强县

    地理与气候  武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临衡水,北通京津,东接沧州,西近石家庄,总面积445平方公里,总耕地45万亩。境内滏阳河、滹沱河、天平沟穿境而过,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为18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4毫米左右。现辖2镇4乡238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历史文化  武强县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木版年画之乡,建有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年画博物院。武强建置最早可追溯至西晋时期,后几经变更,距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武强自古旱涝灾害频繁,勤劳勇敢的武强人民在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同时,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武强木版年画,后经历代艺人的丰富与提高,形成了独到的艺术特色,跻身于中国民间艺术宝库,曾吸引国内外30多万人来武强参观,并赴日、美等国家和北京故宫展出。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武强年画再获新生,“武强年画协会”、“武强年画社”相继成立,1993年底,武强县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木版年画之乡”。农业生产  武强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辣椒等农作物。境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利用当地花生、红薯等农产品加工而成的风味小食品享誉国内外,“绿源”、“北谷庄”无公害棚室黄瓜畅销京津和东北三省,并出口俄罗斯。交通运输  武强县交通发达。石黄高速公路、307国道、德保公路横穿全境,西距全国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仅15公里。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并有153村通了油面路,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28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武强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武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0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60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62:22 。发展战略  今后一个时期,是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武强扩大开放,吸引外资、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武强人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开放带动两大战略,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10年,武强经济和社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 3 衡水内画展览馆
    衡水内画展览馆

    衡水内画展览馆被称为是国家2A级景区,该景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距离火车站也很近,交通非常方便。到目前为止,该馆已经成为了国内唯一的一座以展示内画艺术的...

  • 4 武强年画博物馆
    武强年画博物馆

    武强年画博物馆是1985年建立的全国第一家年画专业博物馆。它坐落在华北平原沧石路边的武强县城,馆舍古朴典雅,富有传统民族特色。既是年画之乡的特征,又是展示、研究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殿堂。是河北省和衡水市命名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强,1993年被文化部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出版研究会”会址就设在武强年画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是目前我国年画专业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而且陈列形式最受欢迎的博物馆。占地总面积25100平方米,陈列面积2500平方米,共有9个展厅和两个画廊,还有传统工艺复原展示车间和民间工艺品服务部。馆藏明清以来历代年画精品3788件。陈?列分四部分:①武强年画的历史沿革;②武强年画的传统艺术风格及特点;③武强年画的传统工艺;④武强年画的传统经营。陈列以原作件为主,兼有复原陈列,形式多样,达到历史与现实、艺术与政治、传统陈列与现代技术的协调统一。整个陈列新奇别致,富有时代气息,又有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有较强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开馆以来,深受国内外专家和参观者的好评。

  • 5 冀州市
    冀州市

    冀州市隶属河北省衡水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距首都300公里,西距省会石家庄110公里,辖区总面积918平方公里,东与枣强县(衡水)为邻,南与南宫市、新河县(邢台)接壤,西与宁晋县(邢台)、辛集市(石家庄)相连,北隔衡水湖与桃城区(衡水)相望。辖11个乡镇,412个村,总人口37万人。全境东南部和西北部稍高,东北部较低,海拔高度为21.5至26.5米,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质地适中,土层深厚。市区北郊有北方稀有的平原淡水湖,总面积75平方公里,已被河北省批准为省级湿地保护区。冀州市处于北半球暖温带地区,大陆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暖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宜于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2.7℃,最冷月为一月份,平均气温-4.2℃,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7.1℃,年降水量平均510.3毫米,历年平均光照时数为2571.2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92天。自然环境 [土地资源]冀州是古黄河、漳河、滹沱河等水流冲积而成的低洼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质地比较适中。沙壤质和轻壤质土壤占总土种的85.3%,是粮食、棉花生长发育较理想的土壤,中壤质土壤占总土种的14.7%,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耕地面积较大,土壤类型较多,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地势平坦,有利于提高农田基本建设和机械化水平。部分土壤土体结构不良,母质含盐碱量较高。[气候]冀州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气候资源有利于作物生长,但由于大陆季风气候影响,大风低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水资源]冀州市因受西部太行山影响,大陆性气候明显,属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境内地上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外来客水,石津渠水三部分组成。地表水产生多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每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为2.3万立方米,分布均衡。地下水从上到下分为浅水层、咸水、深层淡水三种。冀州市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为5243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资源为700万立方米,合计为5943万立方米。水资源属于比较缺乏状态,解决水资源不足的着眼点在于: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拦洪蓄水,引客水;待大型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之后,水资源缺乏问题可以得到彻底解决。[地热资源]冀州市有四处地势异常地段,均与断层构造,基岩形态有密切关系,多分布于凸起上。1.徐庄、堤里王一带,适于利用松散盖层中的中低温热水。2.傅官至衡水北沼一带,松散盖层可得中低温水,基岩中可得岩溶裂隙高温热水,矿化度低,水量大,水头高。3.西王庄、门庄一带,松散盖层可得中低温热水。4.李瓦窑至枣强张秀屯一带,松散盖层中可得中低温热水,基岩中可得中高温热水。??冀州市之名渊源于古冀州。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划华夏为“九州”,冀为“九州之首”。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始于此置信都县和信都郡,隶冀州。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冀州州治移至信都,安平郡亦治信都,信都成为州、郡、县三级治所,从此冀州与今冀州市开始联系起来。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信都县,归冀州直辖,属真定府。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冀州为冀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冀县改属冀南区五专区。1946年2月,正式命名“冀县人民政府”。1993年9月22日,冀县撤县建市,定名为冀州市。 冀州的历史沿革??冀州历史悠久,它的历史变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依据历史资料分上古冀州、信都冀州、直隶冀州、近现代冀州四个时段,对冀州的历史沿革作概略介绍,为了解冀州历史文化提供参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嗨游景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