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TOP5
位于镇远城西西峡出口平冒园(大菜园),建于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赐金为官至广东、江苏、湖北、云南、等省巡抚兼署云贵总督的潭均培在故里建造宅第以备享用,又名“茂名堂”“中丞第”,坐北朝南面临舞水。为一组高风火墙二进四合院印子屋。
龙里玛格诺吉草原距龙里县城25公里。这里既有蒙古草原的辽阔宽广,又有云贵高原的山峦叠障,错落起伏,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高山平台大草原,是著名风景区猴子沟的必经之路。
榕江是苗侗文化的发源地,榕江县城里的这座苗王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供奉苗族始祖的庙宇,被称为“苗族天下独一庙”。在贵州省内外、在东南亚,甚至远至欧洲都有一定的影响,法国巴黎博物馆还有古州苗王庙的资料记载。然而,名号如此响当当的苗王庙,看上去规模远不及中原一座普通寺庙。据说现在的苗王庙是后来重建的,原先的苗王庙规模要大的多。 有意思的是,庙里不但供奉有苗王,还供着观音菩萨;平时不但有苗人来祭拜先祖,也有汉人来烧香磕头拜菩萨。 1、如何前往:苗王庙就在榕江县城内。乘三轮摩托车到县一中下,车资仅1元。自一中校门前的水泥路往气象站方向走,3分钟后路右侧有石阶小路,从这里就可以看见半山腰的苗王庙了。 2、提醒:苗王庙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正月十四以及二月十四都有活动。
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 堂安属黎平县肇兴乡管辖的一个行政村,寨西山下5公里是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海拔935米,黎平至水口、龙额、地坪、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的公路翻越关对坳,途经堂安。堂安侗寨有160余户,800多人,据说堂安建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峦叠嶂,吁陌纵横,梯田层叠。山腰间的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寨中的鼓楼是该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灵魂。鼓楼为九层密平檐四角攒尖顶,与戏楼、歌坪形成三位一体,显示出侗族村寨的特征。寨中四通八达,小径曲曲。寨中通道均用青石板漫地。九条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门,寨门的建筑形式多为重檐歇山顶,仿如意斗拱装饰,显现三斗三升。斗拱上层装饰以交错叠覆的三层锯齿边,主楼檐下的灵格周围,彩绘双鱼、孔雀、凤凰等图案。各个寨门上饶有风趣的对联举目可见,如西向寨门的楹联最引人注目,其联语是: 堂开似虎千年保东泰, 安闾如狮万代守西平 横批为:国泰民安 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墓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雄、纺车等保存完好,禾晾、谷仓、水碾、石雄、榨油房、鱼塘、井亭、祭萨堂等建筑物。寨子中间山坡上有一块墓地,有坟10余座,多为清代所建,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精美,是堂安侗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体现。堂安是侗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有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西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草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与青海湖、滇池齐名,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 据方志记载,原有东西南北四海,后成陆地。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夏间,霪雨为灾,山洪暴发,潜流水道淤塞,西郊平原的汪汪积水无从排出,遂使这海拔2000米的盆地形成高原海子。后以湖内多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故名草海。出产的威宁细鱼,长1—2厘米,质嫩味鲜,驰名全国。并产长尾雉、白腹锦鸡、鹭鸶、大雁、野鸭等数十种涉禽、游禽。也是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鹳的栖息之所。人工饲养的海狸鼠、猞鼠、水貂、银狐之属,繁殖率高。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世界上孓遗的唯一的高原鹤类---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的最好季节。每当风和日丽,站在岸边极目了望,水天一色,烟波浩淼,苍花云树,鸢飞鱼跃,大雁横秋,使人心旷神怡。 草海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四时佳景,晴雨皆宜。登上城郊观海楼,周围层峦叠嶂,阡陌纵横,山村依稀。湖中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渔舟点点。有一蓬莱小岛,孤立湖心,林木郁郁,翠阁玲珑,蛱蝶穿花,人称“水上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