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景点 >四川 >甘孜

景点TOP5

  • 1 桑堆红草地
    桑堆红草地

    桑堆红草地,与海子山、亚丁村都是稻城有名的美景。 雨后阳光柔和明媚,这正是影友们期盼的理想摄影条件。此时殷红的草地,黄多绿少的白杨林在白云蓝天下,竟然美得如此妖艳,如此多姿多彩。 生长在水中的红草,大都疏密相间,像灌木枝扎根在水池中。这些红草在阳光的照射下,紫里透红,非常吸引眼球。海子里有一些散落无序的顽石点缀其间,平添几多浪漫。远处山腰斜坡上硕大的藏文六字真言,发散着一种雪域高原的神秘与庄严。 池塘对岸笔直矗立着一排黄绿错落的杨树,水中红草依依,白杨婀娜,加之倒映着的白云、蓝天和远处的山峦,彼此辉映出一幅色彩交织的绚丽图画,美得令人陶醉。 “红草地”的后面是一个小村庄,村庄的周围也有一些白杨树,在秋风的熏陶下大都已变成金灿灿的黄色。“红草地”的四周被几座大山所环抱。 晚秋中,五颜六色的大片色块亮丽张扬地组合在一起,水天同彩地缠绵出一幅斑斓、夸张、浓墨重彩的油画山水。

  • 2 理塘及长青春科尔寺
    理塘及长青春科尔寺

    藏语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坝,因县内有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而得名。县城海拔4014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称。东距州府康定385公里,川藏国道公路横穿县城,理塘至云南省的公路亦由此始。 理塘寺又名长青春科尔寺,位于县城城北山坡。原为黑教寺庙,明代万历年间三世达赖途经该地时改为黄教并为其开光。经逐渐扩建,成为康区南部最大的黄寺庙,素有“康南佛教圣地”之称。寺庙建筑依山而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大殿佛舍位于寺庙中央和高处,体势巍峨,给人以极目云天,绝尘归神之感。寺内珍藏有各种类型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佛教经典、三世达赖用过的马鞍、明清时代的壁画等珍贵文物,该寺每年藏历正月十五的酥油塑花会,被喻为“康区一绝”。

  • 3 得炯寺
    得炯寺

    得炯寺位于县城以南的奔都乡境内约23公里的高山之巅上,海拔3650米,寺庙周围峰峦环抱,芳草萋萋,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清雅幽静,风景宜人。得炯乃活佛“捏石”而得名,它由曲米寺演变而来的。从信奉葛举教(白教四大教少派之一)到转信奉为找龙葛举教(白教八支之一),历史悠久,距今有700余年的历史。兴盛时,喇嘛曾发展到50多人,现有喇嘛26人。

  • 4 甘孜德格印经院
    甘孜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德格县城。 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德格第六代法王却吉登巴泽仁为发展事业,弘扬佛法,组织学识渊博精通佛教经典及藏文书法的名人和上千名雕刻人员书写、刻版、印刷经典,同时招雇土木工匠和画匠,开始修建印经院。尔后历代法王续增刻经版,扩建印经院,到十四代法王尼麦泽汪邓登(1940年),已形成了这座闻名于国内外的藏族文化宝库。 印经院藏有《甘珠尔》(译成藏文的释迦牟尼经典著作总称)和《丹珠尔》(译成藏文的释迦牟尼弟子们对甘珠尔内容的解释)的刻版、历史传记、诗词音韵、画版和壁画,藏书达630多部,印版近28万张,在藏区一直视为标准刻版,藏书之巨,经典之齐,均居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在藏区和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奉为神圣的宗教圣地和藏族文化的中心。中外学者还不远万里来此考察、购书研究,各地信教群众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此朝拜,游人终日络绎不绝。

  • 5 雪宝鼎
    雪宝鼎

    雪宝鼎景区发育有壮丽的现代冰川和数个冰川堰塞湖,它既是岷江与涪江的分水岭,又是两江的发源地。在主峰“雪宝鼎”的身旁并列着3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大山它们连结成一线,同黄龙山、雪山梁组成松潘东南之屏障,所跨面积达160平方公里。雪宝鼎主峰好像一座雄伟的金字塔,金光灿烂,庄严巍峨,景色十分壮观,令人肃然起敬,它是藏族同胞心中的圣山。游客到这个景区除了能观赏到冰川的景色之外,更可感受到藏民族宗教信仰的虔诚,还能体验到徒步登山、攀爬雪峰的探险乐趣。 [雪宝鼎]  雪宝鼎藏语意为“夏旭冬日”,即东方的海螺山,海拔5588米,是岷山山脉的主峰。  雪宝鼎终年积雪,山腰岩石嶙抱,沟壑纵横,高山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海子有108个。山麓花草遍布,灌木丛生,松柏参天。这里生长着大量的贝母、大黄、雪莲等名贵药材,同时也是青羊、山鹿、獐子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雪宝鼎山峰的西、北、南三面悬崖峭壁直插云霄,东西面虽然坡度较缓,但也使人望而生畏。1986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经过艰苦努力,首次登山成功。[雪山梁]  雪山梁位于雪宝鼎腹地,是涪江的源头,海拔4000米左右,是进入黄龙沟的必经之路。积雪的山梁上遍插五色经幡,蓝、黄、绿、红、白五色分别象征天、地、水、火、云。印有经文或图案的经幡,随风飘动,这是虔诚的藏族同胞,把对大自然的崇拜通过延伸的形式借风传递。  黄龙景色秀丽奇绝,世所罕见,到今天仍能保持得如此完好,这与黄龙藏族同胞信奉本波教有很大关系:本波教信奉自然神灵,他们相信逢风雨雷电、山水树木、飞禽走兽都是由神灵寄居和支配的,这也是黄龙的神话传说中,每一山都有一位有名有姓的山神的原因。  雪山梁是高寒岩溶和冰川堆积而形成的。境内山岳巍峨,峰柱峥嵘,怪石嶙峋。其主要景点有淘金沟,沟内千仞绝壁层层叠叠,大小溶洞形态奇特;张家沟,沟内冰川湖泊蓝如宝石;关刀石,登临峰顶极目远眺,高山远景,低谷幽深,天象奇观,一览无余。雪山梁不但是旅游胜地,而且对开展高寒岩溶和现代冰川的科考,都有着极高的价值。[雪峰朝圣]   深藏大山里的“圣地仙境”黄龙沟,最早的发现者应该说是藏族同胞。  藏族同胞个个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对他们来说,不远万里去仙山朝圣,是一生中比性命还要重要的大事。天上的神灵化作一处处灵山秀水,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他们那颗赤诚的心。在终年积雪的雪宝鼎,朝圣者们匍匍叩拜,任风雪呼啸在耳旁身际,一步一叩,用身体来定义执着。那是怎样一种完全无私的奉献终于他们获得了天启,领悟了神意,他们发现了“圣山”雪宝鼎,同时也得到了上天给予他们的丰厚回馈,他们得到了“圣地仙境”——黄龙。[观音洒水瀑]  观音洒水瀑又名“喊泉”,位于玉翠峰上。平常很难见到瀑水,游入想观其奇景,须站在悬崖下放声大吼,一会儿水珠就从崖上滚落了下来,吼声越大,水流量越多,片刻之后,一道瀑布便形成了,吼声停止,瀑布随即消失。传说这是“转山”者们在此虔诚念经,感动了观音菩萨,于是观音便洒圣水为其消灾弥难,故名“观音洒水瀑”。  据专家研究,这一奇观是由于声音振动空气时,悬崖上的空气压强发生微妙变化所致。悬崖上飘落的瀑布水源来自下面的地下水,在高海拔的特殊声场作用下,它在距地表一定的距离处同一定的空气压强处于相持、平衡状态,当声波传来打破这个平衡时,地下水便被压了出来,因而形成这个神奇的景点。[黄龙冰川]  冰川俗称冰河,是指由积雪形成并能移动的冰体。一条条气势磅礴的冰川从主峰直泻而下,苍莽的原始森林和缤纷的百花草旬交相辉映,绿海银川,气象万千,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黄龙冰川集险、峻、陡、峭、雄、奇、幽于一体,从冰蚀到冰碛形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冰川过程,展示出无比诱人的风采,*雪崩   当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时,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雪多量重,由于下部雪融化后支撑力大大减少,加上底部水流的润滑,于是成千上万吨冰雪便沿着陡峭的山坡,以每秒数十米的速度,朝山下崩塌。那一道道飞驰的雪流。好似一条脱缰的银龙,喷云吐雾,吼叫着越过空谷、冲过山崖,如雷劈电闪,似虎啸龙吟,挡,万吨冰雪方才在卷起千层浪之后,落进深谷。雪崩之时气浪的啸叫和松涛滚动之声绵延交错,数十里山谷轰然作响,地动山摇,惊心动魄。*冰瀑  巨大的瀑布水流在一夜之间被凝固成了坚硬的冰体,它们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在阳光映照下闪动着淡蓝色的光芒,晶莹璀璨,十分美丽壮观。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嗨游景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