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景点 >广东 >潮州

潮州

景点TOP5

  • 1 葫芦山腰城遗址
    葫芦山腰城遗址

    葫芦山腰城遗址又称西湖山腰城,在市区西北的葫芦山上,由清康熙平三藩时潮州总兵所建。城墙环绕湖山,高一丈,宽六尺,周围515丈,并辟紫竹、水仙、西、靖北等四门。腰城在府城西北,与府城墙隔一城濠,形成辅车相依之势。

  • 2 己略黄公祠
    己略黄公祠

    已略黄公祠在市区义安路铁巷2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是一座二进院,面宽15.4米,进深 25.7米,门楼楼屋架饰以精美的石雕,门额到“己略黄公祠”,背镌“孝思维则”。首进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后厅中槽屋架是“三五木瓜十八块坯”的典型结构。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实也有体现。这些木雕装饰,在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 雕、浮雕、镂空等不同手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民间故事则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制,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在外形色彩上则充分运用了黑漆装金、五采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使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因而被誉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已略黄公词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 金山摩崖石刻
    金山摩崖石刻

    金山摩崖石刻是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潮州城北金山上。金山,一名金城山,高60米,周围2公里,形如覆釜,为古城后,东北临韩江。金山之上多巨石,是摩崖勒石的好地方。自宋、元、明、清以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摩崖石刻多达100余题,可惜屡遭劫难,至1984年时仅存30余处。其中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题刻,有宋大中祥符间知军州事王汉辟金山的《金城山记》,有至和年间知州郑伸修筑潮州城的《郑伸筑城记》,有元《林仕猷纪事》等重要题记,这些碑刻可补史书的不足,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还有朱熹的笔迹"拙窝"及元王翰的"清?同趣"等风景题词及科举题名等。

  • 4 西湖渔筏
    西湖渔筏

    西湖渔筏潮州城西郊有西湖依傍在葫芦山,山水相衬,风景十分秀丽。曾有一外地的游客,游过西湖,感叹说:“家乡无此好湖山。” 山上还有人题刻“湖山图画”,西湖景色之美由此可见。潮州西湖风景区由葫芦山和西湖两部份组成。自唐宋以来,直至今日,潮人习惯在工余休闲之时,到西湖品茶“扯谈讲古”,“西湖渔筏” 的故事就在“讲古” 中流传下来。从前城北有个张老大,以贩鱼为生,每天下午必到“处女泉”处听趣闻轶事。有一次路过湖滨小馆时,看见西湖深潭穴有条俗称“鱼虎” 的鱼儿在翻腾,可惜没带捕鱼工具,又不谙水性,只好闷闷不乐前往“处女泉”听古。 翌日大早,张老大到鱼市进货,鱼仓琳琅满目,要进购哪种鱼,心中无数。突想起昨天下午看到深潭穴中的大鱼,于是就选购那种鱼,岂料当天生意特别好。从此,张老大使每天到潭穴去观察鱼样,卖鱼都能获得厚利。发财后,张老大在家中设神牌,上书“西湖鱼穴神位”,上香供奉,祈求生意兴隆。因此,现在的“西湖渔筏”的景观,曾被游人认为是“西湖鱼穴”,也不无道理。话又说回来,有一天,张老大的鱼卖完了,离中午吃饭时间尚早,便又到潭穴看鱼样。奇怪!湖水至清无鱼,但见一颗宝珠褶褶发光。张老大回家后把此事告知邻居李老三,让李老三去潭穴取宝珠。李老三以摸石螺为生,深谙水性。他的老婆快生孩子了,家中连一粒米也没有,打算冒死取宝换钱给老婆做月子。在张老大的指引下,李老三舍命潜入深潭,终于摸到了穴洞尽头,把宝珠捞上来。两人决定把宝珠卖给古玩铺。古玩铺财主经营珠宝几十年,还没见过这般成色的,十分高兴。但他以为二人是不识宝,就说:“这是颗假珠,最多值五两银子。”李老三急说:“假珠?这是舍命从西湖‘鱼穴’摸出来的呀!”财主一听,又加价五两。李老三说不卖了,向财主要回宝珠,财主不还,三人吵嚷起来。 这时恰好海阳知县出巡路过这里,张老大请父母官来评理。知县一看宝珠确是稀世之宝,问明来由,便对差役说:“把他们三人带回县衙!”到了县衙,知县升堂审问。知县先对财主说:“这宝珠是镇城之宝,你敢买?姑念你是生意人,不加处罚,回去!”财主走了。知县又对张老大说:“你教唆李老三偷了护城龙王的宝珠,全城百姓就要遭殃啦!你知罪吗?” 张老大连忙求饶,知县罚张老大十两银子。知县又对李老三说:“念你是贫苦人,我给你五两银子,把宝珠送回原处,免使龙王发怒,潮人遭殃。”李老三磕头道谢。隔几天正好五月初五,知县传李老三到西湖,还请来府城众士绅旁听。知县对李老三说:“昨夜护城龙王托梦给我,说要用宝珠教仔戏水,但你老婆生孩子,你的手脚不干净,所以我用红花、仙草把宝珠洗涤净化,再用红缎封好,现在你就把它送回去吧!”李老三接过红缎包,把它咬在嘴里,转身跳下西湖,送回宝珠。刚爬上岸,知县立即喊差役把他绑住用乱棍打死,并扬言:“若不打死他,他明天还会再来偷,满城百姓还要遭殃。”其实,送回潭穴的是假宝珠,真宝珠已被知县藏在箱底了。过了一些日子,知县卸任带着宝珠要回家去。不料船到三河坝便遇上狂风大浪,全家都翻到江里喂鱼了,那颗宝珠到头来真的归还龙王爷。说也奇怪,自从有了“宝珠”后,西湖的鱼越捕越多,而且西湖鱼兼有溪鱼、池鱼之味美,“鲜而不腥”,故捕鱼者一齐涌到湖边来。那时,西湖湖面波平浪静,葱郁的树木,别致的亭阁倒映在湖里,片片渔筏出没于湖光山色中。渔人抛网捕鱼,满载而归后泊聚岸边,晾网晒衣,饮酒谈笑,充满欢乐。从虹桥横跨西湖,取其“飞渡如虹”之意。民国初年,军阀洪兆麟,人称“潮霸天”,把潮州人士募款修建的虹桥,改名为“洪桥”;霸占西湖公园为私有,定为“洪园”;还在芙蓉池中竖起他的石像。这些企图霸占西湖,独享美景的无耻行为,是为人民所不容许的,后来他的石像给人拆掉了。在涵碧楼东南面,新建的“湖心亭”是个六角三楹、外护雕栏的水中亭,有红色回栏曲桥可通向湖岸。湖滨原有仙人“脚迹” 的大石已无踪影,但岸上重修建的涵碧楼却依然耸立。近代历史上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周恩来、周逸群等曾驻扎于此。据说1925年10月第一次东征时,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曾住在潮州,那时他以“左” 派面目出现,时常早起来此,手捧中正剑,高声朗读孙中山总理遗嘱。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转战人粤,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领导人,9月23日进人潮州,至30日撤退,前后共七日,史称“潮州七日红”。楼前被称为英雄树的木棉据说已有400多年的树龄。现涵碧楼已列为潮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5 砖瓦窑群
    砖瓦窑群

    在潮安庵埠镇郭四管理区西南郊,有几座已长满杂树乱草的破旧圆形建筑物,是碉堡么? 不是,它们是烧制砖瓦的窑,其形制不同于现代的龙窑,是古近代遗留下来的生产设备。 郭陇生产砖瓦的历史悠久。据有关记载,早在明代,乡人郭友烈到福建做官,当地的砖瓦生产引起他的注意,退休之后,郭友烈便带工匠,回到乡里建窑烧制砖瓦,并一代代传下来,发展到12座窑。郭友烈被后代子孙称为窑公。这些窑都用青砖累砌而成,外层用灰砂夯筑。整个略成圆椎形,高5米,壁厚2.6米。弓身钻进窑门,好似进入穹庐,圆形的窑壁,底部直径4.5米;圆圆的顶部,中间留出封土孔,孔径2米。底壁还有几处排气孔。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嗨游景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