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
景点TOP5
巴盟境内的古墓葬大体上以石棺墓和砖石墓为主。以乌拉山、阴山南麓为界,北部多石棺墓,南部多见砖石墓。 石棺墓多为早期北方草原狩猎游牧民族的墓葬,多分布于山沟口侧的阳台上,墓室呈方、圆形,方者长3~5米,宽2.5~4米。无论方形或圆形,均普遍用自然块石垒成外棺墙、多为单层、无椁,故名“石棺”。从已发掘的石棺墓看,一般无随葬品,多为单人葬,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可见石棺墓多为氏族社会的产物。较为典型的石棺墓有乌布浪口、石兰计山口、达拉盖沟口、哈日格乃沟口石棺墓群等。 砖石墓葬多分布在古城遗址附近。在阴山和乌拉山前的城堡附近,都有一个至数十个古墓群,较为典型的砖石墓有三顶帐房古墓群、公庙子古墓群、阿拉奔古墓群、乌加河古墓群和沙金套海古墓群等。其中以沙金套海古墓群面积最大。 沙金套海古墓群位于蹬口县沙金套海苏木西南1~5公里处,以汉代窳浑古城为中心,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其中以南区面积最大,东西宽2.25公里,南北长近2公里。已暴露的墓葬近千座,1985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三顶帐房汉代古墓葬位于乌前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东北约1公里处。此处有大小高低不等的近百处封土堆,经部分清理发掘,考证为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的古墓葬,其中两汉晚期墓为土坑竖穴墓,有棺有椁,出土文物有大量带字陶罐、青铜灯台、吉祥牌饰、漆盘、漆奁等,特别是出土了数枚镶嵌在漆器口沿上的金银动物的生肖像。这些动物生肖像是生肖发展初期的最有力的实物证据。此外,还出土一枚“第二”字样的“权钱”,是汉墓出土文物中的珍品。 在乌拉特前旗阿拉奔苏木西南陈二壕村一带曾发现汉、唐、辽、西夏的古墓多座,其中以唐代王逆修墓的发掘最有价值。此墓为仿木结构的穹庐顶单室砖室墓,长4.52米,宽3.2米,高2.5米,内有尸骨四具,一男三女。墓中文物有唐三彩瓷盂、白瓷碗、唾盂、铜镜及象牙和玉雕艺术品。此墓的墓门内有一块墓志铭碑,用青石雕成,碑上刻有缠枝牡丹花纹饰。铭文楷书580字,记述了死者的家世和生年,以及镶刻者的简历,特别是记述了墓葬的地理方位,为考证唐代西受降城等古代城堡的确切方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玛瑙湖位于巴音戈壁苏木西北部沙漠中,面积6平方公里,是干涸的湖床,湖内玛瑙石裸露地表,浅黄,浅红,遍布湖底,大者如拳,小者似豆,晶莹透亮,光彩夺目。 说玛瑙湖奇特,是因为在它的底部和四周,铺满了晶莹鲜红、透亮可爱的玛瑙石子,受大漠独有的蓝天、阳光的映衬照耀,光芒四射,犹如一块宝石铺就的地毯,格外壮观,游人至此仿佛到了一个五彩仙境。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当晚霞初降,在几十公里外便可看到玛瑙湖中的玛瑙将斜阳的光束染红,并折射上天空。如果赶上白云从蓝天经过,玛瑙的折光便将白云变成五色,令人魂飞神往。 前几年,玛瑙湖周围居住的牧民,常常捡些玛瑙石回家欣赏,但他们并不知道彩石的价值。消息传开,若干唯利是图的外地人,鼠窜到乌拉特后旗压价收购玛瑙湖中的玛瑙石,致使玛瑙资源遭到惨重破坏。当地政府立即警觉起来,加强管理,禁止任何人到玛瑙湖挖石。据我的老朋友、巴彦淖尔盟盟长胡毅峰先生说,为了不让神奇的玛瑙湖从戈壁中消失,除禁止采石之外,还加快了对湖泊周边生态的建设步伐,为玛瑙湖的永驻常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巴彦淖尔农垦纳林套海农场,有一处原始形成的处女湖,这里烟波浩淼,欧鸟盘旋,快艇飞驰,翠苇摆荡,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仑美奂之境,这便是素有大漠明珠之称的纳林湖。 纳林湖距磴口县城40公里,距乌海市机场120公里,距巴彦淖尔市区95公里。她是巴彦淖尔农垦继乌梁素海之后又一个极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内蒙古西部第二大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湖泊呈不规则半月形,总面积2万亩,净水面积60%,平均水深3.5米,最深处可达6米。是主要的鸟类繁殖地和迁徙地。湖中有大小岛屿十余处,其中最大的面积约150亩;八个游乐湾风光亮丽,景色诱人,百余种侯鸟在这里生长繁殖,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有:白天鹅、黑天鹅、灰鹤、白鹭、灰鹭、鸿雁、雉鸡、野鸭等数十种。黄河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鲶鱼、武昌鱼及河蟹、河虾等水产品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湖里长有茂密的芦苇,年产量可达2000吨。
去磴口东北巴彦乌拉嘎查的路要绕道杭锦后旗,而且颠簸漫长。河套平原沃野平畴的景色时时被穿街过村的沙丘所侵扰,视野里最终变成一半黄沙、一半戈壁。公路所指的方向却突然横兀起一道高山,拔地而起的姿态很是凌厉。那就是汉民族制险以拒匈奴的狼山,它地处阴山山脉西段,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充满了一种苍凉的美。狼山附近有各种古老的文化遗迹,如陨星般飘忽殆尽的秦、赵边墙和堡塞,多组享有盛誉的阴山岩画和李陵碑与杨家将神秘石墓等。这里距磴口县城110千米,距离临河市180千米。 狼山阿贵庙是内蒙古红教派喇嘛仅存的活动场所,建筑在纵深数千米的陡峭山峡内。冬春猎猎北风更能衬托阿贵沟山石之奇,大多如古树盘根错节,象是经历了一场特别痛苦的褶皱。夏秋一溪中流,风景又显得幽深静谧。阿贵庙始建于1798年,定藏名为“拉西仁布嘎定林阿贵”,清朝曾命该庙为“宗乘寺“,于1912年悬刻有满、蒙古、藏、汉4种文字的匾额一块。阿贵庙的藏式建筑与自然环境非常和谐,原有依山而建的大雄宝殿及陪殿共981间,文革中尽数遭到破坏,目前仅有白色佛塔、红教派本尊达养生殿、大吉沙(招待所)等处,但新绘的巨幅佛画特别细腻传神,与别处新建的寺院那种粗糙画工对比鲜明。 阿贵庙属藏传喇嘛红教派,奉八世纪到西藏传播密教的印度僧人莲花生为祖师。教内喇嘛着红衣,戴红帽,故称为红教。红教派喇嘛除信守黄教派的所有信条外,也有其独特之处,如规定喇嘛法术提高后可吃肉、喝酒、娶妻等。阿贵庙的住寺喇嘛学识非常渊博。“阿贵庙”意为有山洞的庙,庙宇四周山壁上果然洞穴密布,达日盖洞、加日格素洞、双布格日洞和老本亲洞等,是喇嘛修行和供奉次神的地方。其中仙女洞在沟的右侧山上,洞内有一汪清水,夏日清凉,冬不结冰,既不外溢,又不干枯,实属罕见,还有美容的功效。莲花生洞,位于庙的左后高山上,沿石梯可直达洞内,据传,该洞是鳊僧人莲花生来此传教的室洞。 阿贵庙每个月二十五和初十都有法会。每年有两大节日,农历七月初十为送神日,九月初十为迎神日,是为纪念莲花生来去之日而定。农历七月初九到十二期间信徒香客不远千里而至,人会比较多。四月初五的玛尼会吃素食,而七月的那个可以吃荤食。五月有甘珠儿法会,晒佛。 阿贵庙现在还不是旅游区,沟口有蒙古包的地方可能要设收费处,之后就要收门票,目前还没有落实。
位于乌拉特后旗宝音图苏木巴音满都呼嘎查东7公里处,距赛乌素40公里,1979年发现,1988年先后有中加(加拿大)、中比(比利时)恐龙联合考察队数次实地考察、挖掘出土了一大批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和多种哺乳爬行类化石。其中一原角龙全骨骼化石属世界罕见,三窝完整的原龙长形蛋化石,填补了我国晚白垩纪哺乳类动物化石的空白,该地堪称恐龙化石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