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TOP5
鹅泉又名灵泉,现称鹅泉赂区,位于靖西县城南6公里,风景区分两部分,即鹅泉景点和叫喊岩景点。鹅泉水四季不涸,水质清澈如镜,周围山峰如屏,景色优美,花草树木繁茂,各种植被丰富1以原生的石山灌木为主,人工种植有马尾体松、竹子等。 鹅泉自古就有“鹅泉跃鲤三层浪”之说,明成化六年(1470)年,嘉靖皇帝得知此地山川灵秀,赐名“灵泉晚照”。古时农历三月三为鹅泉“祭日”,这一天官民往泉里撤米饭,敲锣打鼓,让鱼丛争食,鱼跳出水面,蔚为壮观,故留下“鹅泉跃鲤三层浪”之说。在泉中有一小竭,建有杨媪庙,庙前立有清代《鹅泉亭碑》等三块巨大石碑,石碑所载的大都是历史以来有关鹅泉的由来及题诗,古朴典雅,是研究鹅泉及靖西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鹅泉风景区现有主要景点有鹅泉跃鲤、古桥,岜搭书、叫喊岩等。
坝美村位于广南县北部的阿科乡和八达乡交界处,属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绿的群山环抱,境内一年四季流淌着一条名为“驮娘江”的清澈小河。这个村寨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进出村都需乘船经过幽深、昏暗的水洞。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来到坝美,靠潺潺的溪水指路,溯流而上,就会看到一个状若巨笔的石山(坝美村的入口)。只见这座“石笔山”的腹部开了一个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悬着无数如笋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飞盘旋,溪水便从这里流出并形成飞瀑。聆听着瀑布发出的轰鸣声,坐上晃晃悠悠的猪槽船,不一会儿就可来到洞中。突然之间,洞外嘈杂的人声、水流声会完全消失,只剩下燕子发出时有时无的呢喃声。当黑暗把人和猪槽船完全吞没时,你会产生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一个现代、嘈杂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个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着你。 在昏暗的水洞中沐浴了二十多分钟的凉风后,一束光出现了,接着便可看到洞口吱呀作响的水车、壮族少女婀娜的身姿,船到岸了。拾级而上,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淡蓝色的驮娘江在不远处向你招手,碧绿的田野间农人正辛勤地劳作,翠竹、桃林深处掩映着古朴的村舍。 坝美村是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600余名村民的壮族村寨,居民为土著壮族的沙支系。这里民风纯朴,村民待人坦诚、友善。到这里旅游,都会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一路上都有老年、青年村民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入村民家中后,当地人拿出了最好的腌肉、时鲜的蔬菜和壮族的八宝饭——五彩花糯饭来招待游客。 在坝美,有一个关于驮娘江名字来源的故事:古时,这一带频频发生战争,一对苦命的母子为躲避战乱而四处逃荒。孝顺的儿子虽然只有十六七岁,但他还是用瘦弱的双肩扛着一对箩筐,一头装上老母亲,一头装着家什,来到了坝美村附近。随着道路消失,一条混浊、湍急的河流横亘在面前,母亲说:“儿呀,你的孝心已尽到了,别再管我,你一人过河吧!”说完,就要纵身跳入河中,儿子就是不肯,一定要背上母亲过河。这时,河中央传来甜美的歌声:“江水绿,江水青/小小儿郎尽显孝心/驮上老母过江来……”一位美丽的壮族姑娘驾着猪槽船来到了他们面前……当母子顺利过河并到达世外桃源后,这条河也变清变浅了,成了现在的驮娘江。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但它却在村民中广为流传,因为故事中传达出的尊老敬老、扶助弱者的精神备受当地人推崇。 坝美不仅民族风情独特,风光也特别美丽。驮娘江在坝美村中央冲击出一个三角形河滩后,就分成两条河向东流去,一条河叫“男河”,一条叫“女河”。在炎热的夏季,这两条河便成了男、女洗浴的地方。在茂密的竹林里换下汗渍斑斑的衣服,纵身跳入清凉的河水中,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如果你不想游泳,可在河边观村民捕鱼,当地人捕鱼时喜欢筑起“鱼坝”,再四处撒网,等水中的鱼儿醒过神时已进了人们的鱼兜。另外,到村民家中观看当地人用古老的纺车纺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怎么样,有空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散散心,到坝美村走一走吧。
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区位于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距县城8公里。敢壮是壮语,敢是指岩洞,壮是指洞穴,敢壮山意为有岩洞和洞穴的山。敢壮山是传说中布洛陀居住的地方。去年,经过自治区和国家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考察论证、论定,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敢壮山是纪念珠江流域原住民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圣地,是展示以布洛陀文化为核心的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基地,是探索珠江流域文明起源的园地。敢壮山上有布洛陀、姆六甲居住的岩洞姆娘岩,布洛陀守护神居住的岩洞将军洞,布洛陀为一对恋人点化而成的鸳鸯泉等多处遗址及通天洞、连理树等奇观异景。敢壮山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之一,1927年韦拨群、黄治峰等领导的“二都暴动”就在敢壮山下举行。敢壮山还是广西最早、规模最大的歌圩,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都有来自周边百色、田东、巴马、东兰、凌云、德保等县十多万群众汇集这里,祭祀布洛陀。目前,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已被列为百色市极品旅游资源。
紫壁山位于靖西县城南10公里处。石山陡峭,色紫褐,树木浓荫苍翠,半山腰石壁刻有一首诗歌,是个天然的“唱歌台”。相传古时有一樵夫,善唱山歌,天天来此采樵唱歌,久之,群众都聚此台唱歌,形成了歌圩,因山壁色紫,故称“紫壁樵歌”。志书上还有“紫壁樵歌苍阴雨”和“紫壁樵歌唱阴雨”之说。其实是泉水落下,撞到岩石上溅泼开来成雨点一样。现在泉涸,只有雨季此景才会出现。
凌云县森林覆盖率为62%,自然植被属南亚热带植被类型。全县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主要有香果树、福建柏、巴尾树等。经济树种有八角、油茶、油桐、板栗、核桃、蝴蝶果、麻攵、白毫茶等,其中八角以质量好、高产、高效著称广西;凌云白毫茶以品质独特,天然保健而驰名中外,被评为全国名茶。用村树种主要有杉木、马尾松、红松、红椿、香樟、苦楝、酸枣、华木等。果树有柑、橙、桃、李、黄皮、枇杷、柿子、川木瓜等30多个品种,药用植物主要有金银花、何首乌、黄精、黄柏、山克根、昆明鸡、血藤等150多个品种。野生动物有山鸡、画眉、飞虎等飞禽;山猪、箭猪、猴子等走兽;樟子、蛤蚧、蛇类、穿山甲等山珍;鲤鱼、白甲鱼、例刺鲐、长尾唇鲱等多种鱼类,还有最近几年发现的肓眼金线鱼和娃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