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景点 >辽宁 >鞍山

鞍山

景点TOP5

  • 1 驿堡
    驿堡

    坐落于辽宁鞍山二一九公园湖畔,东山风景区内。与著名的玉佛苑合璧为一处,构成完整的佛教文化场所,又是一处综合性旅游场所。其外部环境以古代建筑、古典园林为主体,整个布局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亭、台、楼、阁、殿、宇错落有致,金壁生辉。园林中春兰、夏蝉、秋菊、冬雪四季景异,与佛教文化、艺术相交融;拜祭台上矗立着6.19米的露天滴水观音创东北之最。每天香烟缭绕,会让您流连忘返,如置身于净土之中。全长近千米的罗汉洞内,五百罗汉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填补东北佛文化空白;全长873米的《五百罗汉图》又创世界之最;济公膳圆楼,精心烹制历代皇室、民间、寺院传统斋膳精品,为东北地区所独有。

  • 2 析木石棚
    析木石棚

    位于海城市析木城东南8里许,石板建筑,形状如棚,故名石棚。原有两座石棚,合成为姑嫂石,现嫂石已毁,姑石保存完好。整个石棚由六块青石板对榫而成,高2.8米,呈长方形。它是古代氏族部落酋长、首领或奴隶主贵族的巨石坟墓。其文化年代为我国青铜器时代,即初期奴隶社会和发达奴隶社会时期的产物。

  • 3 弥勒大佛
    弥勒大佛

    在辽宁省鞍山市的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北沟中心部位,坐落着一座世间罕见的天然弥勒大佛。这尊大佛的问世,吸引了中外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信徒和居士。每逢初一、十...

  • 4 鞍山三学寺
    鞍山三学寺

    三学寺位于海城市内西南角。南邻山西会馆,南约1.5华里为海城河。方位:坐南偏西7度。据寺内碑文及民国《海城县志》记载,该寺创建于唐。前殿为明代建筑,其他均为清代建筑,整个建筑由前殿、后殿、藏经楼、山门、东西配庑、禅堂、围墙等组成,占地约5000平方米。 前殿、后殿均为歇山式建筑,系砖木结构,藏经楼二层,为硬山式建筑。整个建筑布局协调,巍峨壮观,木雕工艺精美,色调明快;五脊六兽,二龙戏珠等砖雕艺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前殿长15米,宽10米,高14米,明宣德年间修。歇山式殿顶九脊。山墙压在山面额之下,架德脚实,垂檐飞出。殿檐下斗拱较大,斗拱翘昂相互承托,确属古代传统建筑体系。 中殿长20米,宽13米,高17米,明万历年间重修。中殿建筑大体与前殿相似,只檐下斗拱装饰较为突出,斗拱上有精美的雕刻,龙斗飞檐,含珠吐须,别具一格。 后殿两层是藏经楼,东西配庑各九楹,山门三楹。山门童头前面是石雕,后面是砖雕,雕工精细。 三学寺古建筑群建于明代,庙内现存明宣德十年建庙碑,后经历代重修,增建才成为今日宏观规模。 “三学”,是佛教的一种术语“一学用戒止恶修善;二学用定息悬澄心;三学用慧破惑证道。三者关系互不可分,以此取名“三学寺”。该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成“四旧”挨砸,前殿、中殿的殿顶大吻、望天狗被打掉,屋脊瓦大部分被砸碎。1975年2月4日海城发生强裂地震,该寺墙壁、屋角被震损 。震后国家拨款进行了维善,但在1982年一次电火中烧掉了中殿。寺内现存有明、清石碑七角。1989年被定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 九龙川
    九龙川

    九龙川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城市接文镇境内,距市区50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现有森林20000余亩,各类动物300余种,并覆有大量植被,自然资源风光独特...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嗨游景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