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景点 >安徽

景点TOP5

  • 1 五担岗遗址
    五担岗遗址

    五担岗遗址位于安徽马鞍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文化遗址。该遗址紧邻著名的濮塘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地貌多样,古遗址有明显的“湖熟”文化风格,有典型南方气质,与当时的中原、江淮文化不同。五担岗遗址总面积10万平方米,村落里有多个功能区,发现了40多件商朝和西周时期的器物和一处墓葬,其中墓葬区约7000平方米。2002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主持抢救性发掘其中的生活区250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等三大类近400件石器、陶器、铜器、原始瓷器和骨制品文物。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500年前,这里的手工业、农业、捕鱼业就十分发达,是中国大地上的中心城市之一。

  • 2 王稼祥纪念园
    王稼祥纪念园

    王稼祥纪念园,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十一中校园内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纪念园始建于1986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纪念园由王稼祥铜像...

  • 3 翠峰滴翠
    翠峰滴翠

    游览了双溪寺,还可往南游翠峰寺、六亩田,这便是翠峰滴翠。翠峰,有滴翠、翠微、翠盖三座山峰。翠盖峰也称盖山。翠峰最高处海拔1087米。北有天香岭、升云峰等,西北有狮子峰,南有双峰,下有舒姑泉、雪潭等名胜。滴翠峰如垒砌三层,上大下小,又称上翠峰、下翠峰、中翠峰。朝朝暮暮,峰顶烟云缭绕,如凝烟积翠,苍翠欲滴。古人描写翠峰景色是:“云气沾衣湿,风光著树浓。玲珑三袭幻,空翠滴芙蓉。”峰前有翠峰寺,寺内有《翠峰八景》碑,刻诗文于其上。寺原名“天柱庵”,系唐未从天柱峰下拆迁重建的。翠峰寺庙宇高大,佛像庄严,寺内楼阁、禅房依然是古寺风貌。寺前有小溪环流,寺后有山泉涌溢,环境清幽。清光绪年间,著名法师月霞等人从湖北而来,在寺内创办“华严大学”,专门讲授《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名的虚云和尚,当时以僧伽学员身份在校听经参学。“华严大学”正式学僧三四十人,前来旁听讲经的更多。凡愿来听经的“四众弟子”都可列席。一次,智妙和尚被法师指责,愤然离去,到八里外的山洼垦荒“六亩田”,自建茅庵数间,接待僧、尼和男、女居士,创建成了一座大庙。定名为“心安寺”。庙宇至今完好,僧人居此禅修

  • 4 九华山文物馆
    九华山文物馆

    化城寺现为九华山文物展览馆。九华山文物馆收藏和展出各种经卷、佛具、圣旨、玉玺和书画共一千余件。其中有不少属于稀世珍品。天井回廊里展有各种字画,都是描写本山自然风光的名作。铜铸独角兽“谛听”,是九华山珍贵文物之一。传说金乔觉当年是骑着这种独角兽渡海由新罗国来九华山的。这件铜器重250公斤,是十七世纪明朝皇帝赐予的。历代帝王赐给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金、玉印,每颗金印上都刻有“地藏利生金印”六字。1705年,清朝康熙皇帝赐予九华山的御书“九华圣境”。这位皇帝对江南的佛教十分重视。1766年,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赐给九华山御书“芬陀普教”。明《藏经》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颁经为明正统五年刻本,共6771卷,用不同花纹和颜色的织锦装裱。是明神宗之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所赐。其颁经谕文已于清嘉庆二年不慎毁于火;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神宗颁赐“万历戊戌年七月奉旨印造”本,经卷规格与正统版相仿。颁经谕文(圣旨)保存完好。经书现藏化城寺藏经楼。贝叶经古印度佛教徒用贝多罗树叶制成,厚如铜钱,以刀在叶面刻写经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血经明代高僧海玉,字无瑕,在百岁宫苦修,一共耗去28年时间以舌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有《血经》和《明代血经》之称。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明思宗朱由检派员朝圣并敕封无瑕和尚肉身为“应身菩萨”,装金供奉。这部《血经》遂即被僧众护如至宝,倍加珍藏。1988年2月1日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一级藏品。

  • 5 宣城月亮湾
    宣城月亮湾

    月亮湾风景区位于离泾县县城18公里处的蔡村镇大康村,驱车而至,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清风,夹杂着翠竹的清香;闯入眼帘的是巍巍青山,静静流淌的小河;耳旁是一片的静谧,只偶尔闻得远处传来的船工号声……月亮湾,美在自然,美在自然的景观、自然的山水。这里还被多家电影制片厂选为外景拍摄基地,《渡江侦察记》、《月亮湾的笑声》、《月亮湾的风波》等优秀影视作品都曾在此拍摄外景。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嗨游景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