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TOP5
托林寺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1996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以来,托林寺虽然历经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耸。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古格王国国王益西沃和佛经翻译大师仁青桑布仿照前藏的桑耶寺设计建造。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佛寺的建筑布局呈带形,包括殿堂、僧舍和塔林三部分。主要建筑有迦萨殿、白殿(尼姑殿)、佛塔、罗汉殿、弥勒佛殿、护法殿、集会殿(祖拉康殿)、色康殿、阿底峡传经殿以及转经房、拉让、僧舍等。托林寺融合了印度、尼泊尔以及西藏本地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当地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托林寺,意为“飞翔寺”。寺周地势平坦,原多僧舍,现为民居。寺庙南以土山为屏,北临朗钦藏布,殿堂、佛塔、塔墙、僧舍如星散布,远眺气势非凡。1076年(藏历之火龙年),在古格王赞德支持下,在托林寺召开了法轮大会,当时卫、藏、康等地区均有高僧前往参加,史称“火龙年大法会”,汉文史书称“丙辰法会”,成为西藏佛教盛事。由于阿底峡大师的住锡和火龙年大法会的召开,使托林寺蜚声全藏,成为中世纪西藏名寺。
察隅县察瓦龙乡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沿线,察隅县东南部梅里雪山脚下察瓦龙是连接西藏察隅与云南贡山两县交通要道上的一乡镇,察瓦龙”是藏语“热”的意思,属察隅县。察隅县人称“西藏的江南”,但它的察瓦龙乡却又干又热,山象重彩画,与丙中洛的苍翠形成鲜明的对比。察瓦龙有4个出口,分别通往云南的丙中洛,西藏的察隅县城,昌都,左贡和芒康。但没有一条路不依靠马帮。
合掌石也称为父母石,两掌合二为一,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象征年轻唐古拉和纳木错忠贞不渝的爱情,此掌为芷传宁玛教派创始人莲花生大师修行时合掌祈福万物的显像。
大羌塘位于西藏自治区,念青唐古拉山的北面。羌塘自然保护区是大羌塘的核心,是野生动物最集中的地区,由于她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存条件,使她成为地球上最寂静的神秘地区,是远离人类侵扰的一片净土,有大片的地区为无人区。羌塘自然保护区里不仅有星罗棋布的湖泊,空旷无边的草场以及皑皑的雪山和冰川,而且有众多的濒危野生动植物,这些动物只有在青藏高原被发现,是青藏高原带给人类的最好礼物。
科加在藏语中是“定居”之意。科加寺兴建年份已难以考据,其来历据说是源于噶尔一带擅长铸造佛像的居民,一天把一尊观音像以马车送运,走到孔雀河边。马车突然被石头卡住,不论怎么办也无法继续前行,于是人们就在车停之处建一座庙,取名科加寺。科加寺规模很小,殿堂内的壁画和布置,由于年久失修,难免有点斑驳。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儿却散发着一种原始、古朴的味道。科加寺是从尼泊尔进入普兰的必经之路,经常有许多衣着怪异的异域游客光着脚、提着小铁筒从这里经过。这些人多是来参拜神山圣湖的外国修行者。如果天气炎热,他们常常会在科加寺前的河水里沐浴;如果给他们拍照,他们会很友好很乐意地摆出姿势来,然后向你索要少量的金钱或食品。科加寺门口有一片河滩以及美丽的红色芦苇丛。附近的科加村是个具有田园风味的小村庄,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它距离普兰县城19千米,需要包车前往,路途相当崎岖,而且在雨季有几条雪山融化的溪水,车子很难通过,尤其在中午雪山融雪增加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司机都喜欢在上午走这条路。特别指出的是,沿途的景色相当不错。